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袒臂的意思、袒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袒臂的解釋

(1).袒衣露臂。《宣和遺事》前集:“ 李密 袒臂一呼,聚雄師百萬,占了中原。” 元 元明善 《河南行省左丞相高公神道碑》:“公奏曰:‘臣部五百人,露元袒臂,奮刃死敵,勞烈如右,乞陛下官之。’”參見“ 袒右 ”。

(2).袒露右臂。*********表示恭敬的一種方式。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 鄭成功 據 臺灣 時,有 粵東 異僧泛海至,技擊絶倫,袒臂端坐,研以刃,如中鐵石。”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袒臂”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袒臂(拼音:tǎn bì)指卷起袖子露出手臂,表示準備行動或積極投入。該詞源自古代戰争場景,戰士在戰鬥前卷袖露臂以展示勇氣和決心。例如《宣和遺事》中“李密袒臂一呼,聚雄師百萬”即用此意,形容號召衆人奮起行動的狀态。


二、延伸含義與使用場景

  1. 表達決心與奮鬥
    用于形容個人或團體面對挑戰時全力以赴的姿态。如現代語境中可描述團隊“袒臂迎戰困難”。

  2. 特定禮儀或文化含義

    • 佛教禮儀:袒露右臂以示恭敬,如清代文獻記載僧人“袒臂端坐”。
    • 古代表決儀式:通過“左右袒”(露左臂或右臂)表明立場,類似舉手表決,多見于春秋戰國時期。

三、字義與結構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若需進一步了解曆史典故或具體用法,可參考《宣和遺事》《閱微草堂筆記》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袒臂

袒臂(tān bì)是一個常用的漢語詞語,意思是把胳膊露出來或者卷起來,表示打算行動或者準備戰鬥。

袒臂的拆分部首和筆畫分别是衤(衣服)和自手,總共有12個筆畫。

袒臂一詞源自古代漢語,最早出現在《詩經·七谏》中,其中有一句話是“專為袒臂,如翼如翼”,意思是指出征戰争。

袒臂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袒臂(袒:㛷的繁體字形式,臂:臂的繁體字形式)。

古時候袒臂的漢字寫法有所不同,比如在先秦時期的青銅器中,袒臂的字形為“月”和“無”的結合,表示夜晚去戰鬥,降暑退寒。

以下是幾個例句以及含義:

1. 他袒臂捐軀,為國家犧牲了。(表示出戰,付出生命)

2. 在激烈的辯論中,雙方都袒臂相向,争取自己的觀點。(表示準備争鬥、奮鬥)

袒臂的組詞包括:袒臂直腸(形容大膽有決心)、袒臂展和(指表示忠誠或者義氣)、袒臂而起(指準備行動)等。

袒臂的近義詞有:卷袖(指把袖子卷起來)、露臂(指将胳膊露出來)。

袒臂的反義詞有:藏臂(指将胳膊藏起來,不露出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