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太子太保的意思、太子太保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太子太保的解釋

[officer who tutors the crown prince] 官名。輔導太子的官。

贈太子太保。——清· *********《明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太子太保是中國古代官職體系中的重要頭銜,屬“東宮三師”之一(另為太子太師、太子太傅),主要負責輔佐、教導皇太子。以下從漢語詞典釋義、曆史沿革及職能角度詳細解析:


一、核心釋義與詞典定義

據《漢語大詞典》釋義:

太子太保(tài zǐ tài bǎo)

古代官名。與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并稱“東宮三師”,多為虛銜,用以加封重臣,示榮寵而無實職。其名源于商周“三公”之制,保即“護也”,取護衛、教導太子之意。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第2冊,第1013頁(無公開電子資源)。


二、曆史沿革與職能演變

  1. 起源與早期職能

    西周設“太保”為三公之一,輔佐天子。至秦漢,“太子太保”漸成定制,如漢代張安世曾任此職,實際承擔太子德行教化與政務指導。

    職能重點:監督東宮屬官、規谏太子言行、參與禮儀典制。

  2. 唐宋時期的虛銜化

    唐代将其定為從一品,但逐漸轉為榮譽銜。如名将郭子儀因軍功受封“太子太保”,實無東宮職務。宋代沿襲此制,《宋史·職官志》載:“三師三公,示優寵而已。”

  3. 明清的品級與象征意義

    明代太子太保為正一品,常與尚書、都禦史等實職并授(如于謙以兵部尚書加太子太保)。清代更明确為虛銜,成為大臣死後追贈的榮號(如曾國藩谥“太傅”前加贈太子太保)。


三、文化内涵與制度特征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古代職官大辭典》(張政烺主編,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
  2. 《中國曆代官制大辭典》(呂宗力,北京出版社,1994年)
  3. 《清史稿·職官志》(中華書局點校本)
  4. 《唐六典》(中華書局,1992年整理本)

(注:部分古籍無公開電子資源鍊接,建議通過權威圖書館或學術數據庫檢索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

太子太保是中國古代官職之一,其含義和演變如下:

一、基本定義

太子太保是東宮官職體系中的重要職位,與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合稱“東宮三師”。主要職責是輔佐和教導太子,但具體分工因朝代而異:

二、曆史演變

  1. 起源:最早可追溯至晉代,為實職輔導官;
  2. 職能分化:
    • 太子太師教文,太子太傅教武,太子太保負責安全與禮儀;
  3. 清代虛銜化:成為從一品榮譽官銜,授予重臣或近臣,無實際職務(如張廷玉、許國等均獲此銜)。

三、延伸含義

該詞在成語中比喻“身兼兩個重要職務”,但此用法多見于文學語境,非官方定義。

四、相關官職

注:部分網頁提到“太子太博”為錯别字,正确表述應為“太子太傅”。

别人正在浏覽...

白須卑淺筆海鄙虐步壛不遠千裡才緼吵架超鞚池文道趣答揖典學地勢圖棣友東床姣婿東睃西望短略多極世界感慨激昂蛤解廣博關會歸馮鼓鑰河北花牆溷揉禍稔惡積駕部迦羅僭詞急縛績功九春羁絏坑儒拉大旗作虎皮鸾鞾迷颩沒騰名宿旁溢盤距千村萬落乾恩蔭淺明陗絕齊梁清邈旗手瑞金三勤説媒痛愛投歸圖騰崇拜兔崽子五牛下颚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