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台雜的意思、台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台雜的解釋

唐 宋 時禦史台台院知雜事侍禦史。主持台中事務,其地位在一般侍禦史之上。《舊唐書·王播傳》:“歲中,遷工部郎中,知臺雜,刺舉綱憲,為人所稱。”《宋史·謝泌傳》:“ 太宗 問:‘何官騶道嚴肅,都人畏避?’有以臺雜對者。即授 泌 虞部員外郎兼侍禦史知雜事。” 清 梁章鉅 《稱謂錄·都禦史古稱》:“臺雜即臺端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台雜”的詞義解釋如下:

定義與職責 “台雜”是唐宋時期禦史台下屬機構台院中的官職,全稱為“知雜事侍禦史”。主要負責主持禦史台的日常事務,監察百官綱紀,地位高于普通侍禦史,屬于禦史台核心管理職位。

曆史背景

  1. 機構設置:禦史台分台院、殿院、察院三院,其中台院為中樞機構,“台雜”即台院實際負責人。
  2. 職能體現:據《舊唐書·王播傳》記載,王播任此職時“刺舉綱憲”,即糾察官員違法行為;《宋史·謝泌傳》提到宋太宗曾通過“台雜”整頓京城秩序。
  3. 别稱關聯:清代學者梁章鉅在《稱謂錄》中指出,“台雜”即“台端”,是禦史台長官的别稱。

典型例證

補充說明 該詞屬于古代職官術語,現代已無實際使用場景。如需進一步了解唐宋監察制度,建議參考《唐六典》《宋會要輯稿》等典籍。

(注:因搜索結果權威性整體較低,建議結合《中國曆代官制大辭典》等工具書驗證細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台雜

台雜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分别是“台”和“雜”。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台”字的部首是“口”,它在簡體字中有5畫,在繁體字中有6畫;“雜”字的部首是“木”,它在簡體字和繁體字中都有12畫。

來源

“台雜”一詞源自于漢語,它是兩個漢字組合而成的詞語。

繁體字

“台雜”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臺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台”字和“雜”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因為漢字的書寫形式在演變過程中經曆了變化。

例句

1. 他經營的小店賣的都是一些台雜貨物。

2. 這個市場裡的台雜攤位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組詞

混雜、雜亂、雜件、雜草等。

近義詞

混雜、雜亂、雜項、雜物等。

反義詞

整齊、有序、分類、分門别類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