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台席的意思、台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台席的解釋

古以三公取象三台,故稱宰相的職位為台席。 唐 姚合 《和門下李相餞西蜀相公》:“計日歸台席,還聽 長樂 鐘。”《資治通鑒·唐敬宗寶曆元年》:“ 奇章公 甫離台席,方鎮重宰相,所以尊朝廷也。” 胡三省 注:“宰相之位,取象三台,故曰台席。”《續資治通鑒·宋太宗淳化四年》:“ 李沆 後入,在 易簡 下。及 沆 參政,乃以 易簡 為承旨,錫賚與參政等。帝意欲遵舊制,且俟稔其名望,乃正台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台席在漢語中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均具有特定的曆史或專業語境:


一、指宰相之位或三公等高官職位(古義)

釋義:古代稱宰相、三公等朝廷重臣的職位。因宰相議政時坐于殿中高台(台閣)之上,故以“台席”代指其權位。

出處與例證:

  1. 《後漢書·百官志》載:“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稱鼎足,為台輔之位。”其中“台輔”即“台席”的同義表述,象征宰輔重臣的地位。
  2. 唐代李峤《授婁師德左禦史大夫制》雲:“宜升台席,式允具瞻。”此處“台席”明确指宰相之職。

    來源:


二、指主持人或播音員的席位(現義)

釋義:現代媒體用語中,特指演播室或直播現場的主持人專用座位,常見于電視、廣播節目制作場景。

例證:

  1. 新聞直播時,主播需提前調試設備,确保“台席”話筒與攝像角度無誤。
  2. 綜藝節目錄制中,嘉賓從“台席”起身參與互動環節。

    來源:


用法總結

權威性說明:以上釋義綜合《漢語大詞典》《古代漢語詞典》等權威辭書,并參考現代專業領域工具書,确保詞義演變的準确性與語境適用性。

網絡擴展解釋

“台席”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與官職、地位密切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台席”原指宰相或三公的職位。其中“台”象征三台星(古代星象學中代表三公的高位),“席”指座位,合起來表示身居要職的官位。

二、曆史淵源

  1. 詞源依據
    古代以“三台星”對應“三公”(太師、太傅、太保),故用“台席”代指宰相職位(《資治通鑒》胡三省注:“宰相之位,取象三台,故曰台席”)。

  2. 文獻用例

    • 唐代姚合詩句:“計日歸台席,還聽長樂鐘”
    • 《舊唐書》記載:“煩我台席,董茲戎旃”
    • 宋代詩詞中亦沿用此義,如李曾伯作品中的官場描述。

三、用法演變

  1. 古代用法
    專指高級官職,常見于唐代至宋代的官方文書與詩詞中,強調對朝廷重臣的尊稱(如“重宰相,所以尊朝廷也”)。

  2. 現代引申
    部分現代語境中可能引申為“重要場合的主席位”(如會議主席台),但此屬非主流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四、相關說明

若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例證,可參考《資治通鑒》《舊唐書》等文獻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抱直标金怖忌谄耳菖蒲臣一藂林大建蕩産大有希望雕觞對口快闆兒風勢負辱幹覆割骨療親瓜華官給鳏窮海绡浩汗號群和朗晦曚弧騎家姑老赍發積浪即使酒囊繼志述事可必可憐宵曠敞困亨闊葉樹樂道遺榮流走亂語胡言妙教謀度南冥吽牙纰盭欠佳清光磬石之固濡滞視師受塵順勢投棄溫德五色衣無私相簭閑節縣士俠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