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台席的意思、台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台席的解釋

古以三公取象三台,故稱宰相的職位為台席。 唐 姚合 《和門下李相餞西蜀相公》:“計日歸台席,還聽 長樂 鐘。”《資治通鑒·唐敬宗寶曆元年》:“ 奇章公 甫離台席,方鎮重宰相,所以尊朝廷也。” 胡三省 注:“宰相之位,取象三台,故曰台席。”《續資治通鑒·宋太宗淳化四年》:“ 李沆 後入,在 易簡 下。及 沆 參政,乃以 易簡 為承旨,錫賚與參政等。帝意欲遵舊制,且俟稔其名望,乃正台席。”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台席”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與官職、地位密切相關,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台席”原指宰相或三公的職位。其中“台”象征三台星(古代星象學中代表三公的高位),“席”指座位,合起來表示身居要職的官位。

二、曆史淵源

  1. 詞源依據
    古代以“三台星”對應“三公”(太師、太傅、太保),故用“台席”代指宰相職位(《資治通鑒》胡三省注:“宰相之位,取象三台,故曰台席”)。

  2. 文獻用例

    • 唐代姚合詩句:“計日歸台席,還聽長樂鐘”
    • 《舊唐書》記載:“煩我台席,董茲戎旃”
    • 宋代詩詞中亦沿用此義,如李曾伯作品中的官場描述。

三、用法演變

  1. 古代用法
    專指高級官職,常見于唐代至宋代的官方文書與詩詞中,強調對朝廷重臣的尊稱(如“重宰相,所以尊朝廷也”)。

  2. 現代引申
    部分現代語境中可能引申為“重要場合的主席位”(如會議主席台),但此屬非主流用法,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四、相關說明

若需查看更多古籍原文例證,可參考《資治通鑒》《舊唐書》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台席

台席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台”和“席”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 台:左右結構,上面是“匚”部,下面是“丿”部,總共4畫。

• 席:左右結構,上面是“巾”部,下面是“⺌”部,總共8畫。

來源:

《康熙字典》中對“台席”有解釋,指的是放置重要客人的座位或地方。最初,“台”表示平面或高起的基礎,而“席”意味着鋪在上面的東西。因此,“台席”指的是鋪在平面或高起的基礎上的東西,用于接待和款待貴賓。

繁體:

“台席”在繁體字中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寫法中,無論“台”還是“席”,字形大體上沒有太大變化。

例句:

1. 宴會上,貴賓們被安排在最高檔的台席上。

2. 這個會議的台席都是為了最重要的客人們預留的。

組詞:

• 台灣

• 台階

• 台燈

• 收席

• 票席

近義詞:

• 座位

• 位置

• 場所

• 處所

反義詞:

• 平地

• 地面

• 土地

• 底層

希望以上内容能夠滿足您的需求!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