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太室阙的意思、太室阙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太室阙的解釋

在 河南 嵩山 南麓。 中嶽廟 門前500米處。建于 東漢 安帝 元初 五年(公元118年),為 漢 代 太室山廟 前的神道阙,與 少室阙 、 啟母阙 并稱“漢代三阙”。阙高近4米,東西兩阙相距6.75米。阙身為方石砌成,上部為石雕四阿頂,南面刻有篆文“中嶽太室陽城”。阙身四面雕刻人物、車騎、建築及龍虎等畫像五十餘幅。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太室阙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廟阙之一,為東漢時期(約公元118年)所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的中嶽廟前,是祭祀中嶽神太室山的标志性禮制建築遺存。其核心釋義與價值可從以下四方面闡釋:


一、詞義溯源與結構解析

  1. "太室"

    指嵩山主峰"太室山","太"喻其至高地位,"室"取"山室"之意,象征天地所居。《說文解字》釋"室"為"實也",引申為神聖空間。中嶽廟古稱"太室祠",即供奉太室山神的祠廟。

  2. "阙"

    古代宮廟門前的對稱高台建築,《釋名》載:"阙,阙也,在門兩旁,中央阙然為道也。"兼具标示禮儀等級、守望祭祀的功能。


二、曆史與建築特征


三、文化價值與學術意義

  1. 禮制象征

    作為太室祠入口标志,體現"天人感應"思想,彰顯東漢國家祭祀中嶽的權威性。《漢書·郊祀志》載武帝親祀太室,奠定其"天地之中"的禮制地位。

  2. 金石學瑰寶

    阙銘全文現存46行,逾千字,内容涉及官職、地理、曆法,為漢代政治地理研究提供一手材料。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評其書法"雄峻偉茂,極意發宕"。


四、保護與遺産地位

1961年列入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0年作為"登封天地之中曆史建築群"組成部分入選《世界遺産名錄》。現存狀态基本完整,但風化侵蝕問題受持續監測,考古界對其浮雕紋樣的巫術信仰内涵仍有深化研究空間。

主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太室阙是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南麓的漢代石阙,與少室阙、啟母阙并稱“中嶽漢三阙”或“漢代三阙”,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廟阙之一,具有重要曆史與藝術價值。以下是綜合解釋:

1.地理位置與功能

太室阙位于中嶽廟南約500米處(),原是漢代太室山祠廟前的神道阙,象征祠廟入口,兼具祭祀與标識作用。其位置與中嶽廟的結合體現了漢代禮制建築的初創制度()。

2.曆史背景

3.建築結構與藝術特征

4.曆史意義

太室阙是漢代祭祀禮制建築的典範,反映了秦漢時期恢宏的建築藝術與山嶽崇拜文化,對研究漢代社會制度、宗教儀式及雕刻藝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提示:若需進一步了解其保護曆程或畫像細節,(明清修繕記錄)及(雕刻主題描述)。

别人正在浏覽...

薄眉踩高竿滄海遺珠常均長齡長牌抽條出處殊途雌兒摧拉大洋盆地電舌洞究東山起鬥糧多濫葛煩恹馮豕鳳枕風綴負心違願傅緻改朔鬼子母驩咍嗢噱混戰箭括交神假授假休機鋒寖潤匡圍利如庬澒夢蝶慕光拟疏女招待漚纻姘人迫人撲燈蛾前番籤河愆阙氣割三尺男殺斂豕韋霜棱縮頭龜陶宛退魚餧人縣分相翔銜踵歇間細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