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 道光 三十年十二月, 洪秀全 、 楊秀清 等于 廣西 桂平 金田村 起義, 鹹豐 元年,起義軍入 永安州 城,建號 太平天囯 。 洪秀全 稱天王。三年,破 南京 ,建為國都,改稱 天京 ,建立國家政權。勢力發展到十七個省。 同治 三年湘軍攻陷 天京 , 秀全 自6*殺。自起事至失敗,前後共十四年(公元1851-1864年)。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太平天囯漢語 快速查詢。
“太平天囯”是中國清朝末期(1851-1864年)由洪秀全等人領導的農民起義政權名稱,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太平天囯”指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金田村發動的反清起義後建立的政權,是中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農民戰争。其名稱中的“太平”寓意社會安定,“天囯”象征理想國度,整體表達“天下太平、國泰民安”的政治願景。
異體字解析
宗教色彩
名稱融合洪秀全創立的“拜上帝會”宗教理念,自稱受上帝啟示建立“上帝天囯”。
注:關于“太平天囯”的更多細節(如軍事戰役、文化政策等),可參考搜狗百科或曆史研究文獻。
太平天囯(讀音:tài píng tiān guó)指的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重要農民起義,發生于19世紀中葉。太平天囯也可以作為一個詞語使用,意思是指這個農民起義運動。
太:日字旁(曰)+ 大(一畫),總共兩筆
平:丨(一畫)+ 一(一畫)+乁(七畫),總共九筆
天:一(一畫)+小丫(二畫)+ 小丫(二畫)+ 一(一畫),總共六筆
囯:囗(三畫)+ 月字旁(月)+ 囗(三畫),總共九筆
太平天囯來源于《聖經·約翰默示錄》中的一句話:「太平天國」,意為“一個和平的天國”。在繁體中,「太平天國」字樣曾廣泛使用。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多種多樣,關于太平天囯的古字寫法也存在一些差異。例如,「囯」字可以寫作「國」,「囯」字的旁邊一般會加上“月”或“月字旁”。
1. 太平天囯是中國近代曆史上一個重要的社會運動。
2. 太平天囯的創建者是洪秀全。
1. 太平:意為“非常平安和諧的”。例:太平盛世、太平安康。
2. 天國:意為“宇宙間的衆神和人類生活的地方”。例:烏托邦、理想國。
3. 國家:指由一定領土、人民組成的統一政權的獨立國家。例:法蘭西國、祖國。
1. 洪秀全的起義也被稱為“太平天囯”,可以作為近義詞使用。
2. 義和囯、左宗棠讨伐太平天囯的運動也有時被稱為“太平天囯”。
沒有明确的反義詞與“太平天囯”相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