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太平,安定。 唐 韓愈 《魏博節度觀察使沂國公先廟碑銘》:“ 唐 繼古帝,海外受制;狎于太寧, 燕 盜以驚。” 唐 白居易 《策項》之一:“養老敬長之教洽,則皇化可升於太寧。”《宋史·樂志十》:“茫茫坤載,粵惟太寧。”
(2).指極其甯靜的境界。 唐 吳筠 《高士詠·廣成子》:“至言發玄理,告以從杳冥;三光入無窮,寂默返太寧。”
"太甯"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複合詞,其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根據權威辭書及文獻記載,該詞主要有以下三類釋義:
一、年號釋義 在中國曆史紀年中,"太甯"曾作為兩個朝代的年號使用。其一為東晉時期,晉明帝司馬紹于公元323年至326年使用該年號,共計4年,相關記載見于《晉書·帝紀第六》;其二為元代元武宗海山于公元1312年改元"至大"前短暫使用的年號,載于《元史·本紀第二十三》。
二、地理釋義 現代漢語中,"太甯"特指山西省呂梁市方山縣下轄鎮級行政區。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簡冊》(2024年版)顯示,該鎮總面積148平方公裡,轄21個行政村,其地名源自境内太甯山地理特征。另指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湖南路街道下轄居民區,得名于民國時期"太平路"與"甯海路"組合簡稱。
三、醫藥釋義 在醫藥領域,"太甯"是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注冊的栓劑藥品商标,主要成分為複方角菜酸酯,適用于痔瘡及相關症狀的臨床治療。該藥品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審批,批準文號H20083118,收錄于《中國藥典》2020年版二部。
“太甯”一詞在中文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太平、安定
指社會或國家處于和平、穩定的狀态。例如:
極緻的甯靜境界
多用于形容心靈或環境達到超脫世俗的寂靜狀态。例如: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詩詞及曆史記載,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易》《策林》等文獻或權威曆史資料。
邊茶編鐘穮蓘不知自量處約叢箐錯解道尊抖氣短劇方輿分決分說高骨涫涫官首刮野掃地孤臣貴幹滾圓古籀憨直黃湯淡水假口膠清積疊界道嗟哉計貢急忙忙進城居東峻削老油條了高愣頭愣腦六渠面上面許明早呶嚷譬由鉛容前瞻贍博商飙觀適性暑溽搜揚塌房透示頹阤瓦肆偉岸僞謬聞風破膽五狄無庸置辯小咬校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