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台城的意思、台城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台城的解釋

(1).古代守城拒敵的設備。《墨子·備高臨》:“羊黔者,将之拙者也,足以勞卒,不足以害城。守為臺城,以臨羊黔,左右出,巨各二十尺,行城三十尺。” 孫诒讓 間诂:“臺城,即行城也……此行城,編連大木,橫出兩旁,故亦謂之距。”參見“ 行城 ”。

(2). 六朝 時的禁城。 宋 洪邁 《容齋續筆·台城少城》:“ 晉 宋 間謂朝廷禁省為臺,故稱禁城為臺城。”按, 晉 之“臺城”,在今 南京市 雞鳴山 南 乾河沿 北,其地本 三國 吳 後苑城 , 東晉 成帝 時改建作新宮,遂為宮城。曆 宋 、 齊 、 梁 、 陳 ,皆為台省(中央政府)和宮殿所在地,因專名 台城 。 宋 陳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書》:“ 臺城 在 鐘阜 之側,其地據高臨下,東環平岡以為固,西城 石頭 以為重,帶 玄武湖 以為險,擁 秦淮 、 清溪 以為阻。”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台城”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多種含義,綜合曆史、地理及文學背景可作以下解釋:

一、曆史地理概念

  1. 六朝都城核心區
    指六朝時期(東吳、東晉、宋、齊、梁、陳)的皇宮與中央官署所在地,位于今南京雞鳴山南麓。原為東吳後苑城,東晉改建後成為政治中樞,也是帝王奢靡生活的象征(如陳後主建結绮、臨春等高樓并作《玉樹後庭花》曲)。

  2. 地理變遷
    明清以來,南京雞鳴寺後一段明代城牆被誤稱為“台城”,實際六朝台城遺址在其附近。20世紀90年代考古發現證實了六朝台城為多重城垣建築群。


二、引申含義

  1. 防禦建築
    廣義指古代城牆防禦體系,由堅固石牆或土牆構成,象征安全屏障。

  2. 文學意象
    在詩詞中常作為朝代興亡的見證。如韋莊《台城》以“無情台城柳”諷喻統治者奢靡誤國,劉禹錫同名詩則借其表達對曆史教訓的反思。


三、現代指代

現南京“台城”特指雞鳴寺後保存的明代城牆段落(長253米),已成為标志性景點,雖非六朝原址,但承載了曆史記憶。

如需進一步了解六朝台城考古細節或詩詞賞析,可查閱相關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台城的意思

《台城》這個詞有兩個不同的意思:

1. 台城指的是古代祭祀活動中供奉神明的台座和城牆。

2. 台城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座城市的行政中心,特指台灣的中央政府。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台城的拆分部首是“口”和“土”,分别表示口子和土地兩個意思。

台的筆畫數為5,城的筆畫數為9。

來源和繁體

台城一詞源于中國古代,在古代城市中供奉神明的地方被稱為“台城”。經過演變和傳承,這個詞逐漸擴展為形容城市行政中心的詞義。

台城的繁體字是「檯城」,在繁體字中,台的部首是「木」,城的部首是「土」。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寫台城的漢字形狀與現代寫法略有差别。以「台城」的第一個意思來看,古漢字的寫法為「臺城」。

例句

以下是幾個使用台城這個詞的例句:

1. 這個城市的台城規模宏大,矗立着許多供奉神明的台座和城牆。

2. 台城發展迅速,成為政治和經濟中心。

3. 前期的祭祀活動将在台城舉行。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組詞:台座、城牆、行政中心、政府

近義詞:城市、都市

反義詞:鄉村、農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