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蘇州市的意思、蘇州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蘇州市的解釋

在江蘇省南部、太湖東北、京滬鐵路線上。因境内有姑蘇山,别稱“姑蘇城”,簡稱“蘇”。為中國曆史文化名城。春秋時為吳國都,1949年設市。人口1057萬(1995年)。絲綢工業曆史悠久。特産刺繡、b166絲、宋錦、檀香扇。蘇州園林著稱于世,有拙政園、留園、獅子林、滄浪亭、網師園等名園及虎丘、寒山寺、北寺塔等名勝古迹。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蘇州市

釋義

蘇州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下轄的地級市,位于長江三角洲中部、江蘇省東南部,東臨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長江。其地名源于春秋時期吳國建都于此,隋朝時因境内姑蘇山得名“蘇州”,現為國務院批複确定的長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曆史沿革

蘇州古稱“吳”,始建于公元前514年,隋開皇九年(589年)因姑蘇山更名為蘇州,沿用至今。1983年成為省轄地級市,現轄姑蘇、虎丘、吳中、相城、吳江5區及常熟、張家港、昆山、太倉4個縣級市。

地理特征

文化标識

  1. 世界文化遺産:蘇州古典園林(拙政園、留園等9座園林)列入《世界遺産名錄》,代表中國私家園林藝術巅峰。
  2. 非物質文化遺産:昆曲(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蘇州刺繡(蘇繡)、評彈、宋錦織造技藝等。
  3. 别稱:“人間天堂”“東方水城”,以“小橋流水、粉牆黛瓦”的江南風貌聞名。

經濟與社會

權威來源

  1. 江蘇省人民政府《江蘇省行政區劃簡冊》(2024版)
  2. 國務院《關于蘇州市城市總體規劃的批複》(國函〔2023〕112號)
  3. 蘇州市統計局《2024年蘇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4.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世界遺産名錄
  5. 文化和旅遊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年度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

蘇州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江蘇省下轄的地級市,具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地理特征。以下從多個維度綜合解析:

一、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

位于江蘇省東南部、長江三角洲中部,東鄰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長江。地勢低平,河網密布,太湖水域大部分在其境内,形成典型的水鄉地貌。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適宜農業發展,盛産碧螺春茶葉、陽澄湖大閘蟹等特色物産。

二、曆史沿革

春秋時期為吳國都城,隋開皇九年(589年)因姑蘇山得名“蘇州”,沿用至今。曆史上曾用名句吳、會稽、平江等,1983年成為省轄地級市。作為全國首批24個曆史文化名城之一,擁有趙陵山遺址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

三、文化特色與旅遊資源

以“園林之城”聞名,拙政園、留園等9座古典園林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傳統手工藝發達,蘇繡、宋錦、檀香扇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寒山寺、虎丘等名勝古迹承載着千年文化記憶,2014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

四、經濟與産業

2023年常住人口達1295萬,經濟總量長期位居全國前列。絲綢紡織業曆史逾2500年,現代已形成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産業集群。作為長三角重要中心城市,擁有中新(蘇州)工業園區等國家級開發區。

五、行政區劃

現轄姑蘇、虎丘、吳中、相城、吳江、工業園區6個市轄區,代管常熟、張家港、昆山、太倉4個縣級市。市區面積約2743平方公裡,全域總面積8657平方公裡。

如需更詳細數據,可查閱蘇州市政府官網或《蘇州統計年鑒》等權威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凹度百煉金巴依脖梗勃豀不堪言狀不字長從撐拏聰俊潨瀉蹴踏大括號大莫與京打脫冒登阼地漏東北虎反顧風馬牛不相及該洞刮目相見橫博硡峒谹言僭詐胛肢窩湛浸進退消長韭菜罝罦局束拉杆羸國兩重性買牛息戈猛戾南極老人能臣黏帶鳥散努出漂淩前疑祁奚舉午七言人微言賤日異月更桑兒稍殺折罰生榮亡哀聖系太爺托裱委佗下民小倦消頽淅冽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