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太和殿的意思、太和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太和殿的解釋

在 北京 故宮 太和門 内。為故宮三大殿( 太和 、 中和 、 保和 )中之最大者。 明 清 兩代皇帝即位、節日慶賀、朝會大典、元旦賜宴、命将出征、殿試進士等,均在此舉行。 明成祖 永樂 年間初建,名 奉天殿 。 嘉靖 時被雷火焚毀,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重建,改名 皇極殿 。 清 順治 二年(公元1645年)又改名 太和殿 。今殿為 清 康熙 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修。基高2丈,殿高11丈,闊11間,深5間。正中設帝座。外有廊柱一列,前為丹陛,環以白石欄。全殿内外立有大柱84根,面積2300多平方米。殿頂為重檐垂脊琉璃瓦,檐下是彩畫的橫額和鬥栱。是全國今存最大的木構大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太和殿是北京故宮的核心建築之一,具有深厚的曆史文化内涵和建築藝術價值。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地位

太和殿俗稱“金銮殿”,是明清紫禁城(今故宮)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之首,也是中國現存最大的木結構大殿。其名稱寓意為“宇宙萬物和諧共處”,體現了古代帝王對天地人倫秩序的追求。

二、建築特色

  1. 形制與規模
    太和殿面闊11間、進深5間,建築面積2377平方米,通高35.05米(含台基),屋頂采用重檐庑殿頂(最高等級形制),檐角排列10個脊獸(現存古建築中僅此一例)。
    主體結構以楠木為主,木材通過大運河運輸,兼具防蟲、耐腐等特性。

  2. 裝飾細節

    • 殿内金磚鋪地,梁枋飾以金龍和玺彩畫,門窗雕刻雲龍紋,寶座上方藻井雕有蟠龍銜珠。
    • 殿前丹陛陳列日晷、嘉量、銅龜鶴等禮器,象征皇權正統與江山永固。

三、曆史沿革

四、功能與象征

太和殿是明清兩代舉行最高規格典禮的場所,包括:

五、文化意義

太和殿不僅是中國傳統建築技藝的巅峰之作,還承載了儒家禮制思想、道家哲學及民族精神,被譽為“東方三大殿”之一。其設計融合了政治、宗教與藝術,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标志。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太和殿的詞義

太和殿,是中國古代皇宮中供奉祖先或舉行重大典禮的殿堂。它是古代帝王舉行重要政治活動和慶典的場所,也是皇帝拜祭祖先的地方。

太和殿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太和殿的拆分部首是“阝”(阜),表示“邑”的意思。它的拆分筆畫為10畫。

太和殿的來源

太和殿的名稱最早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的建築物,用以舉行祭祀活動。隨着曆代封建帝王的建設,太和殿作為皇宮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得以傳承。

太和殿的繁體字

太和殿的繁體字為「太和殿」。

太和殿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太和殿在古代的漢字寫法為「太和殿」,與現代寫法相同。

太和殿的例句

1. 古代帝王常常在太和殿舉行重要的政治會議。

2. 太和殿内供奉着曆代帝王的神像。

太和殿的組詞

太和殿沒有固定的組詞,因為它本身就代表着一座建築物。

太和殿的近義詞

皇宮、宮殿等詞語可以作為太和殿的近義詞。

太和殿的反義詞

太和殿的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對應詞彙,可以使用與宮殿等相對的詞語,例如普通民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