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太行八陉的意思、太行八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太行八陉的解釋

穿越 太行山脈 的八條通道。《讀史方輿紀要·河南一·太行》引 晉 郭緣生 《述征記》:“ 太行 首始 河内 ,北至 幽州 ,凡百嶺,連亘十三州之界,有八陘:第一 軹關陘 (在今 河南 濟源縣 ),第二 太行陘 (在今 河南 沁陽縣 ),第三 白陘 (在今 河南 輝縣 ),第四 滏口陘 (在今 河北 磁縣 ),第五 井陘 (在今 河北 獲鹿縣 ),第六 飛狐陘 (在今 河北 蔚縣 ),第七 蒲陰陘 (在今 河北 易縣 ),第八 軍都陘 (在今 北京市 昌平縣 )。”向為 河北平原 進入 山西高原 的交通要道。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太行八陉”是中國古代對穿越太行山脈的八條重要通道的統稱,具有地理和軍事雙重意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陉”(xíng)指山脈中斷形成的天然通道。太行山脈橫跨今河南、山西、河北三省,因地勢險峻,古人将其中八條東西向橫谷稱為“八陉”。這些通道既是交通咽喉,也是軍事關隘,自古為晉、冀、豫三省互通的關鍵節點。


二、八陉名稱與位置

根據文獻記載,八陉按從南到北順序依次為:

  1. 轵關陉:河南濟源境内,連接山西侯馬,為春秋戰國時期晉國要道。
  2. 太行陉:河南沁陽至山西晉城,以“天井關”著稱,是逐鹿中原的戰略要地。
  3. 白陉:山西陵川縣,現存最長的茶馬古道,保留馬蹄印等曆史痕迹。
  4. 滏口陉:河北武安與磁縣之間,溝通豫北與河北邯鄲。
  5. 井陉:河北井陉縣,以“背水一戰”聞名,是連通山西高原與華北平原的主幹道。
  6. 飛狐陉:河北蔚縣,又名“望都關”,地勢險要。
  7. 蒲陰陉:河北易縣,控扼太行山北段。
  8. 軍都陉:北京昌平至河北懷來,為燕山與太行山交界處,居庸關即位于此陉。

三、曆史意義

  1. 軍事價值:八陉多為曆代兵家必争之地,如太行陉的天井關、井陉的韓信“背水一戰”等。
  2. 交通功能:在鐵路出現前,這些通道是溝通山西高原與華北平原、中原地區的唯一陸路途徑。
  3. 文化融合:促進了中原農耕文明與北方遊牧文明的交流。

四、現代價值

部分陉道仍保存完好,如白陉的72拐棧道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成為研究古代交通和軍事史的重要實證。此外,這些古道也因其自然與人文景觀,成為旅遊和徒步的熱門路線。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陉道的曆史事件或地理細節,可查閱《述征記》《括地志》等古籍,或參考權威研究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太行八陉

太行八陉是指中國山西省太行山地區八座險峻的山口。其中,“太行”指代了地理位置,而“八陉”則是指其中的八座山口。

拆分部首和筆畫

太行八陉的拆分部首是“山”和“口”,分别代表山峰和山口。它的總筆畫數為22畫。

來源

太行八陉這個詞來源于古代山西地區的地理特點。太行山地區的地勢險峻,山峰峻秀,而八座山口又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因此被稱為太行八陉。

繁體

太行八陉的繁體字為「太行八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太行八陉的寫法可能會有所差異。它也可以寫作「太行八峴」。

例句

1. 太行八陉景色壯麗,吸引了衆多遊客前來觀賞。

2. 這次旅行我們計劃去太行八陉徒步,感受山水之美。

組詞

太行山、山陉、陉口、太山、山口

近義詞

太行山嶽、太行山脈、太行山系

反義詞

平原、低地、丘陵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