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ways] 朝夕,日夜。指天天、時時
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諸葛亮《出師表》
(1).朝夕,日夜。《書·旅獒》:“夙夜罔或不勤,不矜細行,終累大德。” 孔 傳:“言當早起夜寐。” 漢 桓寬 《鹽鐵論·刺複》:“是以夙夜思念國家之用,寝而忘寐,飢而忘食。” 唐 柳宗元 《為劉同州謝上表》:“庶當刻精運力,夙夜祗勤,上奉雍熙,旁流愷悌。” 康有為 《上清帝第六書》:“臣愚夙夜憂國,統籌大局,思之至詳。”
(2).謂日夜從事。《詩·小雅·雨無正》:“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諸侯,莫肯朝夕。” 孔穎達 疏:“三事大夫無肯早起夜卧以勤國事者。”
(3).古地名。 漢 代稱 不夜縣 , 新莽 時改稱 夙夜縣 。故城在今 山東 榮成縣 不夜村 。《漢書·王莽傳下》:“ 夙夜 連率 韓博 上言。”
“夙夜”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ù yè,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時間概念
指“朝夕、日夜”,表示從早到晚或不分晝夜的時間段,強調時間的持續性。例如《出師表》中“夙夜憂歎”即形容諸葛亮日夜憂慮的狀态。
引申動作
可表示“日夜從事某事”,如《鹽鐵論》提到的“夙夜思念國家之用”,突出勤勉不懈的态度。
古地名
漢代稱“不夜縣”,新莽時期改稱“夙夜縣”,故址位于今山東榮成。
引申形容孤獨(較少見)
部分資料提到可形容孤單、孤獨,但這一用法在經典文獻中較為罕見,多見于網絡釋義。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漢典》《搜狗百科》等權威詞典。
夙夜,拼音sù yè,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早晨和晚上,也指從早晨到夜晚的時間。夙夜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刻苦勤奮、早起晚睡的生活方式。
夙夜的拆分部首是夕(xī),表示夜晚;筆畫數為6,即每個字分别為3個筆畫。
夙夜的來源比較複雜,包含了夕(夜晚)和旦(早晨)兩個字。夕是代表夜晚、傍晚的意思,旦是代表早晨、黎明的意思。夙為旦和夕的合體,代表了從早晨到夜晚的時間範圍。
夙夜的繁體字為「夙夜」,沒有特殊的變化。
古時候,夙夜的寫法有所不同,常見的寫法為「蘧葉」。這種寫法采用了蘧草形象,表示從早晨到夜晚時間的範圍。
1. 他每天夙夜操勞,從不停歇。
2. 在這個夙夜冷寂的城市裡,我感到孤獨無助。
1. 夙起:早起的意思。
2. 夜宵:夜間食品,夜晚的小吃。
3. 夙興:早起、早起工作的意思。
4. 夜幕:天黑、夜晚降臨的意思。
早晚、晨昏
白天、黃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