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宿賊的意思、宿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宿賊的解釋

長期為盜賊者。《後漢書·劉表傳》:“ 表 招誘有方,威懷兼洽,其姦猾宿賊更為效用,萬裡肅清,大小鹹悅而服之。”《三國志·吳志·董襲傳》:“時 山陰 宿賊 黃龍羅 、 周勃 聚黨數千人, 策 自出讨, 襲 身斬 羅 勃 首。”《資治通鑒·漢桓帝延熹七年》:“ 桂陽 宿賊 蔔陽 、 潘鴻 等逃入深山。” 胡三省 注:“宿賊,言積久為賊者。”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宿賊”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sù zéi,其核心含義指長期為盜賊者,尤其強調作惡時間久、惡習根深蒂固的特點。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曆史用例與文獻依據

  1. 《後漢書·劉表傳》:
    描述劉表治理荊州時,“姦猾宿賊更為效用”,指原本長期作惡的盜賊被招安後為其效力(、)。
  2. 《三國志·吳志·董襲傳》:
    提到“山陰宿賊黃龍羅、周勃聚黨數千人”,後被孫策讨伐,凸顯宿賊的規模與危害(、)。
  3. 《資治通鑒》:
    記載東漢桓帝時期“桂陽宿賊蔔陽、潘鴻等逃入深山”,進一步印證其長期流竄的特點()。

延伸特點


現代應用

現代語境中,“宿賊”可比喻長期從事非法活動、屢教不改的犯罪分子,但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曆史或文學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二

宿賊的意思

宿賊(sù zéi)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長期居住在某個地方的盜賊。

拆分部首和筆畫

宿賊的拆分部首是宀(mián)和貝(bèi),分别代表着“宀”是“宇宙”的意思,而“貝”代表“財富”。宿賊一共有9畫。

來源和繁體字

宿賊一詞來源于古文獻《詩經·小雅·小宛》,意思是指長期居住在某個地方的賊人。在繁體字中,宿賊的寫法為宿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宿賊的寫法和現在寫法不同。 宿賊的古體字是宿賊,同時在古代字典中,它也有其他的寫法,如宿盜、宿賊。

例句

1. 這個村子裡的宿賊被抓住了。

2. 這個商店每晚都有宿賊光顧。

組詞

宿舍、賊寇、作賊、竊賊。

近義詞

盜賊、賊人、竊賊、刺客。

反義詞

義士、俠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