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宿願的意思、宿願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宿願的解釋

[long-cherished ambition] 夙願

懼兵革未息,宿願有違,懷歸之思,憤而成篇。——晉· 陸機《思歸賦·序》

詳細解釋

素來的願望;舊日的心願。 晉 陸機 《<思歸賦>序》:“懼兵革未息,宿願有違,懷歸之思,憤而成篇。” 唐 李白 《秋于敬亭送從侄耑遊廬山序》:“孤負宿願,慚歸名山。” 碧野 《白雲·綠樹·金花》:“今年我喜登 雞公山 ,才償還我一遊這座名山的幾十年宿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宿願"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sù yuàn。

詳細解釋如下:

  1. 基本含義: "宿願"指一向懷有的願望、長久以來的心願。它強調的是這個願望在心頭萦繞已久,并非一時興起。

  2. 詞義拆解:

    • 宿 (sù): 本義指過夜、住宿。引申為素有的、一向有的、舊有的。在這裡取其“素有的、舊有的”之意。
    • 願 (yuàn): 指心願、願望、志願。
    • 因此,"宿願"即素來就有的心願、長久以來的志願。
  3. 近義詞辨析:

    • 夙願 (sù yuàn): 這是"宿願"最常用、也常被視為更正式的同義詞。"夙"字本身就有"早"、"素有的"意思(如"夙興夜寐"),因此"夙願"更強調願望由來已久,甚至可能從早年就有。在實際使用中,"宿願"和"夙願"常常可以互換,但"夙願"的使用頻率可能更高一些。
    • 素願 (sù yuàn): 意思與"宿願"、"夙願"基本相同,指一向懷有的願望。
    • 心願 (xīn yuàn): 泛指心中的願望,不一定強調時間長久。
    • 願望 (yuàn wàng): 泛指希望達到某種目的的想法。
  4. 用法特點:

    • "宿願"通常用作名詞。
    • 常與動詞搭配使用,如:
      • 實現宿願 / 得償宿願: 指長久以來的願望終于得以實現。
      • 了卻宿願: 指完成了長久以來的心願。
      • 懷抱宿願: 指心中懷有長久的願望。
    • 帶有一定的書面語色彩和感情色彩,常用于表達深切的、期盼已久的心願得以滿足或尚未滿足的狀态。
  5. 例句:

    • 經過多年努力,他終于實現了周遊世界的宿願。
    • 幫助貧困地區的孩子上學是她多年的宿願。
    • 未能親眼看到祖國統一,成為他終生的遺憾,也是未了的宿願。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宿願”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拼音為sù yuàn,通常寫作“夙願”,指平素的願望 或過去一直懷有的心願。如《思歸賦序》中“宿願有違”表達未能實現舊日心願的遺憾。

二、佛學中的特殊含義

在佛教用語中,“宿願”特指過去世的誓願,即前世或往昔所發之願。例如阿彌陀佛在成佛前所發的救度衆生大願被稱為“如來宿願力”。

三、文學與曆史出處

  1. 晉代陸機《思歸賦序》:“懼兵革未息,宿願有違”;
  2. 唐代李白《秋于敬亭送從侄專遊廬山序》:“孤負宿願,慚歸名山”;
  3. 現代作家碧野在散文中用“償還宿願”表達達成心願的滿足感。

四、近義詞與用法

常見近義詞包括夙願、素願、心願。多用于書面語境,如“實現畢生宿願”“未了宿願”等。


提示:以上釋義綜合了語言學、佛學及文學領域的解釋,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佛教經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茝奔勞鞭恥殡棺波遷駁堯不恪崇敬垂不朽初嫁麤近村豎打火石敵鬭風幡豐倩縛茅哽恸鼓率錦标科結克扣崆峒侶勞歌邋遢貍變六畜隆刑猛可缗襁濃福偏格貧腐破死拉活蒲席巧任竊訾憩館器志铨簡全天商館事無三不成十字架受身爽心稅捐四肢百骸歎詫天足體段聽朔同明相照推诿土青木香望氛文過仙夫香菰绁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