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潤滑柔軟。 後蜀 閻選 《谒金門》詞:“水濺青絲珠斷續,酥融香透肉。”
“酥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潤滑柔軟,多用于形容物體或肌膚的細膩觸感。以下是詳細解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出處,可參考古籍或權威詞典(如、2、4、6、7)。
《酥融》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用來形容食物柔軟、細膩、不油膩的口感,通常指食物入口後的質地和口感非常好。它可以用來形容食物的口感、口味以及食品的質地。
《酥融》是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酥”和“融”。
“酥”的部首是“酉”,它的拼寫和發音與“酒”相似;“融”的部首是“虍”,它的拼寫和發音與“虎”相似。
在《酥融》這個詞中,一共有15個筆畫。
《酥融》這個詞的來源比較難以确切追溯,但可以推測其源于傳統中國烹饪文化。在中國文化中,食物的口感和質地一直被認為是烹饪的重要方面之一。所以,這個詞可能是由廚師們用來形容食物的質地和口感發展而來的。
《酥融》的繁體字為「酥融」。
《酥融》這個詞是比較新的詞彙,沒有太多古代漢字的寫法。
1. 這個蛋糕入口酥融,真是美味無比。
2. 這塊牛肉炖得酥軟酥融,讓人回味無窮。
1. 酥皮:形容烘焙食品外層的酥脆質感。
2. 融化:形容物體受熱後變得液态。
3. 酥餅:一種制作精細、質地酥脆的糕點。
4. 脆皮:形容烹饪食物表面的質感酥脆。
1. 酥軟:形容食物質地柔軟、細膩。
2. 柔滑:形容食物口感細膩、被舌頭輕易感受到。
3. 細膩:形容食物質感細緻、口感細膩。
1. 幹澀:形容食物質地缺少濕潤、口感不流暢。
2. 硬邦邦:形容食物質感堅硬、口感不易咀嚼。
3. 油膩:形容食物含油量多,口感油膩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