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儀容嚴肅莊重。《壇經·疑問品》:“一日, 韋刺史 為師設大會齋。齋訖,刺史請師陞座,同官僚士庶,肅容再拜。” 宋 洪邁 《夷堅丙志·吳江九幽醮》:“夜過半,夢 黃君 來訪如平生,斂襟肅容,若特有所謂者。” 清 鈕琇 《觚賸續編·嚴拒夜飲》:“學士屏息肅容,不敢更置一詞。”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典禮·朔望行香》:“入其廟,儼兮若臨,肅容鞠躬。”
“肅容”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指整理儀容,使容貌莊重嚴肅。常用于描述人的儀态或場景氛圍,強調從内到外的端莊感。例如:祭祀儀式中,參與者需“肅容”以表敬意。
提示:如需更多古籍例證或現代用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語言類網站。
肅容是指使容顔莊重、莊重的儀容态度,也可以用來形容整齊、莊重的容顔。
肅字由肉和攵兩個部首組成,總共有5個筆畫。
肅字的來源不太明确,有一說是古代祭祀時,求神前要肅穆容顔的意思。
肅的繁體字是肅。
在古時候,肅字的寫法稍有不同,它的舊字體是:“鳬”,後來逐漸演變成現在的寫法。
他肅容端坐,顯得非常莊重。
肅容可以組成其他詞彙,例如:肅靜、肅穆、肅嚴等。
端莊、莊重、莊嚴是與肅容意義相近的詞彙。
輕佻、放蕩、邋遢是與肅容意義相反的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