樕樸的意思、樕樸的詳細解釋
樕樸的解釋
即樸樕。小木名。《爾雅·釋木》:“樕樸,心。” 郭璞 注:“槲,樕别名。” 邢昺 疏:“ 孫炎 曰:‘樸樕,一名心。’某氏曰:‘樸樕,槲樹也,有心能濕……’《詩·召南》雲‘林有樸樕’,此作‘樕樸’,文雖倒其實一也。”參見“ 樸2樕 ”。
詞語分解
- 樕的解釋 樕 ù 〔樸樕〕a.小樹,如“林有樕樕。”b.喻平庸,如“青臣樕樕不足齒。” 筆畫數:; 部首:木; 筆順編號:
- 樸的解釋 樸 (樸) ǔ 沒有細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飾:樸素。樸實。樸厚。樸質。 樸 ò 落葉喬木,葉橢圓形,上部邊緣有鋸齒,花細小,色淡黃,果實球形,黑色,味甜可食。木材可制器具。 樸 ō 〔樸刀〕古代的
網絡擴展解釋
“樕樸”一詞的含義及相關解釋如下:
1.基本釋義
- 拼音:sù pǔ(ㄙㄨˋ ㄆㄨˇ)。
- 詞性:名詞,指一種小木,即“樸樕”的倒文,與“樸樕”為同一植物,文辭順序不同但實意相同。
2.文獻出處
- 源自《爾雅·釋木》:“樕樸,心。”
郭璞注:“槲,樕别名。”邢昺疏引《詩經·召南》“林有樸樕”,說明二者互通。
- 在《詩經》中,“樸樕”指叢生的小樹,如灌木;而“樕樸”為同一植物的不同表述形式。
3.植物特性
- 屬于槲樹類小木,古籍中描述其“有心能濕”(可能指樹幹有芯或耐濕特性)。
- 現代多認為“樸樕/樕樸”即殼鬥科植物槲栎或類似低矮樹種,常見于山林。
4.擴展說明
- 注意區分“樕樸”與《詩經·大雅》中的“棫樸”(yù pǔ),後者為白桵樹與枹木的合稱,用于祭祀場景,兩者雖字形相近但所指不同。
“樕樸”是古漢語中對一種小木的稱呼,與“樸樕”同義,屬槲樹類植物。其釋義需結合古籍互證,避免與其他相似詞混淆。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爾雅》《詩經》及注疏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樕樸:一個詞的意思與來源
樕樸(shù pǔ)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古代著名的長壽木,也叫樸樹。樕樸在植物學中被稱為台灣歐楂樹,科名為薔薇科歐楂樹屬的榭椅。
樕樸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樕樸的拆分部首是木(mù),它有10個筆畫。
樕樸的繁體字
樕樸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樹樸。
古代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樕樸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它通常寫作樹樸,也有一些古代文獻中将其寫作樹樞或楚樹。
樕樸的例句
1. 這片山區有許多樕樸,古老而繁茂。
2. 他喜歡散步在樕樸林間,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樕樸的組詞
1. 樕樸林:指樕樸生長的森林或林地。
2. 樕樸樹:指樕樸這種木質植物本身,包括樹幹、枝葉等。
3. 樕樸葉:指樕樸樹上的葉子。
樕樸的近義詞
在描述樕樸這種樹木時,常用的近義詞有:歐楂樹、樸樹。
樕樸的反義詞
樕樸的反義詞是樔栳,指小樹木。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