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樹木名。 明 陶宗儀 《辍耕錄·鎖鎖》:“ 回紇 野馬川 有木曰鎖鎖,燒之,其火經年不滅,且不作灰。”
(2).細碎的鳥鳴聲。 明 湯三江 《夜行船序·題唐玄宗還宮感舊》套曲:“鴛鴦瓦碎,鎖鎖先時夢兆。” 樊增祥 《再示兒輩》詩:“對屬天然燕雀侔,可知鎖鎖儷鈎鈎。”
“鎖鎖”是一個多義詞,其含義需結合不同語境和文獻進行解讀。以下是主要解釋:
基本含義:形容事物緊密固定、穩固不易動搖,常用來比喻牢固性或穩定性。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關系、結構或狀态的堅固性,例如“這份友誼鎖鎖不可破”。
單字“鎖”的常見含義包括:
“鎖鎖”的現代用法以成語為主,強調穩固性;古籍中則指特定樹木或鳥鳴聲。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辍耕錄》等文獻。
《鎖鎖》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非常緊密、固定或安全的狀态。通常用來形容物體被鎖住或被束縛的情況。
《鎖鎖》的拆分部首是金,其中第一個部首是钅,第二個部首是稞。這個詞一共有15個筆畫。
《鎖鎖》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一節中。在古代,人們用各種方式鎖住物體以确保安全,這個詞就是用來形容那種狀态的。
在繁體字中,《鎖鎖》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裡,《鎖鎖》這個詞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意思是一緻的。
1. 他用鍊子将自行車的輪胎和車架鎖鎖在一起。
2. 門鎖鎖住後,房間裡的東西就很安全了。
鎖鍊、鎖門、鎖孔、鎖眼、鎖扣。
固定、牢固、封閉、扣緊。
松動、敞開、解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