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索然的意思、索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索然的解釋

(1) [dull;dry;insipid]∶乏味,沒有興趣的樣子

興緻索然(興趣無味)

(2) [lonely]∶寂寞

将吏輻辏,降人争先賂遺,都統府唯大将省谒,牙門索然。——《舊五代史·郭崇韬傳》

(3) [dispersed]∶形容離散

索然俱散

(4) [tearing]∶流淚的樣子

詳細解釋

(1).流淚貌。《莊子·徐無鬼》:“ 子綦 索然出涕曰:‘吾子何為以至於是極也!’” 郭象 注:“索然, 司馬 雲,涕下貌。” 漢 劉向 《說苑·貴德》:“今有滿堂飲酒者,有一人獨索然向隅而泣,則一堂之人皆不樂矣。”

(2).離散零落貌。《晉書·羊祜傳》:“ 蜀 之為國,非不險也……至 劉禪 降服,諸營堡者索然俱散。” 北齊 顔之推 《顔氏家訓·序緻》:“年始九歲,便丁荼蓼,家塗離散,百口索然。”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邱生》:“衆皆默默,索然散去。”

(3).空乏貌。 晉 陸機 《歎逝賦》序:“或所曾共遊一塗,同宴一室,十年之外,索然已盡。”《舊唐書·文宗紀下》:“生業蕩盡,農功索然。” 宋 司馬光 《虎牢關》詩:“徒觀争戰處,今古索然空。”

(4).引申為無興味。 唐 杜荀鶴 《長安春感》詩:“出京無計住京難,深入東風轉索然。”《儒林外史》第二九回:“下面又強對了一句,便覺索然了。”《紅樓夢》第八四回:“ 寶玉 聽了,心中索然,又不好就走。” 冰心 《冬兒姑娘·我們太太的客廳》:“看他依舊說不上話來,我們的太太又好笑又覺到索然,微籲了一口氣,懶懶的站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索然”是一個形容詞,讀音為suǒ rán,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以下分層解釋:

一、核心含義

  1. 形容毫無興味或枯燥無味
    這是現代漢語中最常用的含義,多用于描述事物缺乏吸引力或令人失去興趣的狀态。例如:
    • “文章寫得索然無趣”;
    • “讨論會内容空洞,令人興緻索然”。

二、古文與引申義

  1. 離散零落、空乏貌
    古代文獻中常指事物消散、空寂的狀态。如《晉書》提到“諸營堡者索然俱散”,形容軍隊潰散;《舊唐書》中“農功索然”則指農業生産凋敝。
  2. 流淚或悲傷狀
    早期文言文中有“流淚貌”的用法,如《莊子》中“索然出涕”,但此義現代已罕見。

三、常見搭配與反義詞

四、使用建議

現代語境下,建議優先采用“缺乏趣味”這一核心義項。若涉及古文閱讀,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是否為離散、流淚等古義。更多例句及文獻出處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索然》的意思

《索然》是一個漢語詞彙,常用于表示事物沒有任何進展或者缺乏動力和活力的狀态。它可以形容人的情緒或者描述一種局勢的無聊和空洞。

《索然》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索然》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糸”(絲)部,右邊是“聿”(筆)部。它共有10個筆畫。

《索然》的來源

《索然》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說文解字》一書。它的本意是指纏繞絲線,後來引申為被絲線束縛、無法行動的意思。後來,它又被用來形容人的情緒低落、事物的無聊和平淡。

《索然》的繁體

《索然》的繁體字寫作「索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索然》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整體輪廓和意義基本相似。

《索然》的例句

1. 他聽完公告後,神情索然地離開了。

2. 這個項目已經停滞不前,進展緩慢,現在變得索然無味。

與《索然》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索然無味、索然無力、喪失索然。

近義詞:索然無味、索然無力、寡淡、乏味。

反義詞:充實、有趣、感興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