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蕭條;冷落。 唐 白居易 《宿東林寺》詩:“索落 廬山 夜,風雪宿 東林 。”
(2).數落;責備。《金6*瓶6*梅詞話》第五二回:“你爹聽着説,不是我索落你,事情兒已是停當了。”
(3).慫恿。《金6*瓶6*梅詞話》第十一回:“原來 ********* 有心要梳籠 桂姐 ,故此發言先索落他唱。”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索落漢語 快速查詢。
“索落”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蕭條冷落
指環境或氛圍的凄涼、寂寥。如白居易《宿東林寺》中“索落廬山夜,風雪宿東林”,描繪了風雪夜廬山的蕭瑟景象。此義項在古典詩詞中常見,強調自然或場景的荒涼感。
數落、責備
用于人際交往中,表示對他人的批評或指責。例如《金瓶梅詞話》第五十二回提到“不是我索落你,事情兒已是停當了”,體現責備語氣。
慫恿、鼓動
含暗中推動他人行動之意。如《金瓶梅詞話》第十一回中,西門慶“索落他唱”,即通過言語誘導對方表演。
建議在閱讀古籍或研究方言時重點關注該詞,日常使用需結合語境避免歧義。
索落是一個常用的漢字,其意思是指物體上的脫落或掉落。
索落的部首是⺍(立刀旁),總共由11個筆畫組成。
索落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在古代,人們使用繩索來綁紮或捆綁物體。當物體脫落或掉落時,就用索落來描述。
索落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索落。
在古代,索落的寫法可能存在一些差異。比如,甲骨文中的寫法可能為「⺍即」,金文中的寫法可能為「其杲」。隨着時代的發展,現代漢字的形式逐漸統一,索落的寫法也趨于穩定。
1. 樹上的葉子紛紛索落。
2.風一吹,鳥兒的羽毛開始索落。
索引、索賠、落地索
脫落、掉落
固定、保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