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其地山峰尖峭密集,如春筍叢生。 清 魏源 《黃山諸谷·松谷五龍潭》詩:“諸峯如筍城,古寺專其窔。”
“筍城”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解釋,需根據來源權威性綜合分析:
主要含義(自然景觀描述)
指某地山峰尖峭密集,如同春筍叢生。該解釋源自清代魏源的詩句“諸峯如筍城,古寺專其窔”,常見于文學作品中對地貌的比喻,強調山峰的形态特征。例如:“黃山松谷一帶的群峰被稱為筍城,形容其陡峭林立”。
次要含義(城市比喻,存在争議)
部分詞典将其解釋為成語,比喻“人口衆多、人才濟濟的城市”,但此用法來源權威性較低,且未見于權威文學或曆史文獻,可能與地域性用法或誤傳有關。
使用建議:
筍城是指一個地方産出大量的竹筍或者有着豐富竹筍資源的城市。它也可以用來比喻一個地方發展迅速、人口蓬勃增長的城市。
根據《康熙字典》,筍的部首是竹,寫作竹( 2 )。而城的部首是土,寫作土 (30)。所以從部首分解來看,筍城的部首依次是竹和土。
根據筆畫數來拆分,筍的筆畫數是9,而城的筆畫數是9,所以整個詞的筆畫數是9+9=18。
筍城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中國是竹子資源豐富的國家,竹筍以其鮮嫩可口的風味被廣泛食用,并成為中國飲食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由于某些地區竹子生長的條件特别適宜,産量很大,因此被稱為"筍城"。
筍城的繁體寫法是"筍城"。
根據古代漢字寫法,筍城的寫法是稍有差異的。竹字在古代寫作"⺮",而土字在古代寫作"士"。所以古代筍城的寫法是"⺮士"。
1. 這個城市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一個真正的筍城,竹筍資源豐富。
2. 人們紛紛湧入這座筍城,希望能夠分享發展的機遇。
1. 竹筍城:指産出大量竹筍的城市。
2. 城市:指有一定規模和人口的居住區域。
1. 竹都:指竹子資源豐富的城市。
2. 竹海之城:指盛産竹子的城市。
1. 荒城:指沒有人煙、荒蕪冷落的城市。
2. 枯城:指沒有發展潛力、無法吸引人口的城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