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俗見的意思、俗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俗見的解釋

(1).以禮俗相見。《韓詩外傳》卷八:“今來至上國,必曰冠得俗見,不冠不得見。如此,則上國使適 越 ,亦将劓墨文身翦髮,而後得以俗見,可乎?”

(2).一般俗人的見解;淺陋的見識。 蘇曼殊 《慘世界》第九回:“這般道理,一定要心地明白真理,脫除世上種種俗見的人,方才懂的。” 郭沫若 《文藝論集·天才與教育》:“我們也不能和一般俗見苟合,說他是天上的星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俗見”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一、普遍認同的觀點或經驗

  1. 基本含義:指大衆普遍認同的常見觀點、看法或經驗,通常被廣泛接受且具有普遍性。
    • 示例:如“立夏稱體重”的習俗(引用),體現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共同認知。

二、淺陋的見解或禮俗規範

  1. 延伸含義:
    • 以禮俗相見:古義中表示遵循禮俗的交往方式(如《韓詩外傳》中提到的“冠得俗見”)。
    • 淺薄的見解:帶有貶義,指缺乏深度的世俗觀點。例如郭沫若曾用此詞批判将天才神化的俗人認知。

使用場景

“俗見”需結合語境理解:既可指代集體共識,亦可暗含對淺薄觀念的否定。如需更詳細例句或古籍引用,可參考、6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俗見的意思

俗見是指普遍流行的見解或觀點,多指一些常見的、普遍接受的說法或看法。

拆分部首和筆畫

俗見的部首是⺮(竹),筆畫數為10畫。

來源

據考證,《俗見》一詞最早出現于《康熙字典》中,被列為一個詞條,用以解釋“通俗的看法”或“衆人普遍認同的觀點”。

繁體

俗見(繁體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常常有一些變化。就《俗見》而言,可以根據時代和文獻的不同而出現一些字形的差異,但基本上都能夠辨認為“俗+見”。

例句

1. 很多人認為愛情是盲目的,這是一種俗見。 2. 在旅遊中,人們往往喜歡追求俗見的景點,而忽略了一些隱秘的美景。

組詞

俗話、俗稱、俗語、俗氣、俗豔

近義詞

普遍觀點、通俗看法、衆所周知

反義詞

獨特見解、新穎觀點、異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