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積的意思、素積的詳細解釋
素積的解釋
(1).亦作“ 素績 ”。腰間有褶裥的素裳。是古代的一種禮服。《禮記·郊特牲》:“三王共皮弁素積。” 孫希旦 集解:“素積,以素繒為裳而襞積之也。素言其色,積言其制。”《荀子·富國》“士皮弁服” 唐 楊倞 注:“素積為裳,用十五升布為之。積,猶辟也,辟蹙其腰中,故謂之素積也。”《漢書·外戚傳下·孝平王皇後》:“﹝太後﹞遣 長樂 少府 夏侯藩 ……及太蔔、太史令以下四十九人,賜皮弁素績。” 顔師古 注:“素績謂素裳也,朱衣而素裳。績字或作積。積謂襞積之,若今之襈為也。” 宋 俞琰 《席上腐談》卷上:“古之素積,即今之細褶布衫也。”
(2).平素所蓄積。《後漢書·馮衍傳上》:“德不素積,人不為用。備不豫具,難以應卒。”《續資治通鑒·宋高宗建炎四年》:“若 呂頤浩 既去, 朱勝非 未來,使七月受命,八月之鎮,九月弓勁馬肥,敵人向南,兵不素練,糧不素積,又不設險,何以禦之!”
詞語分解
- 素的解釋 素 ù 本色,白色:素服。素絲。 顔色單純,不豔麗:素淨。素淡。素妝。素雅。素描。 潔白的絹:尺素(用綢子寫的信)。 本來的,質樸、不加修飾的:素質。素養。素性。素友(真誠淳樸的朋友)。 物的基本成分
- 積的解釋 積 (積) ī 聚集:積少成多。處心積慮。積儲。積憤。積郁。積怨。積願。積累(噄 )。積攢。 數學上指乘法運算的得數:積數。乘積。體積。容積。 中醫指兒童消化不良的病:這孩子有積。捏積。 筆畫數:;
網絡擴展解釋
“素積”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理解,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成語含義(日常積累成就)
基本解釋:指通過長期的日常積累,最終取得顯著成就或進步。
構成解析:
- 素:表示“平常、日常”;
- 積:意為“積累、累積”。
用法示例:
“盧绾非素積德累善之世,徼一時權變,以詐力成功。”(出自《漢書》引例,強調需長期積累德行才能穩固成功)
二、古代服飾含義(禮服形制)
基本解釋:指古代禮服中的一種素色下裳,腰間帶有褶裥(褶皺裝飾)。
文獻依據:
- 《禮記·郊特牲》提到“三王共皮弁素積”,指君王在特定場合穿着素積;
- 《荀子·富國》注疏中解釋其材質為“十五升布”,并描述其腰部褶皺設計。
延伸意義:
在部分文獻中,“素積”也引申為“平素蓄積的事物”,如《後漢書》中“德不素積,人不為用”,強調德行需長期積累才能服衆。
- 成語用法:強調積累的重要性,常見于勸學、修德類語境;
- 服飾含義:特指古代禮服形制,多見于曆史文獻。
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素積(su4 ji1)是一個漢字詞語,主要指兩個數的乘積,也可以表示兩個事物相乘的結果。該詞的拆分部首是禾和目,共有8畫。禾在這裡表示作物的意思,目則是眼睛的意思。禾與目相結合,表示收獲的果實。由于素積指的是兩個數或事物相乘的結果,因此禾與目合起來也代表了豐收的意境。
《素積》這個詞的來源比較古老,據推測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一書中。在這本古代典籍中有一句話:“大人以素積,嘉其鄰。”這裡的素積就是指一個人通過謹慎和勤奮工作獲得的豐收果實。後來逐漸演變為表示兩個數的乘積或者兩個事物相乘的結果。
素積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素積」。繁體字在結構和筆畫上更加複雜,「積」比「積」多了一筆。繁體字的使用主要集中在中國的台灣地區和香港地區。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相比有所不同。在《康熙字典》中,素積的寫法為「㭏}}目」。其中,「㭏」是一個古代的字形,「}}」表示下聯關系,而「目」則是原始的部首,表示眼睛。這種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再使用,僅僅用于學術研究。
以下是一些關于素積的例句:
1. 這兩個數的素積是12。
2. 這本生物學書籍探讨了植物的生長和素積之間的關系。
3. 他通過努力工作和不懈奮鬥獲得了事業的素積。
與素積相關的一些組詞包括素數、累積、積極等。素數指的是除了1和自身外沒有其他因數的自然數,累積指的是不斷增加或積累的過程,積極則表示積極進取、向上向善的态度。近義詞可以是乘積、結果、産物,而反義詞可以是除數、被除數、商等。
綜上所述,素積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兩個數相乘或者兩個事物相乘的結果。該詞的拆分部首分别是禾和目,有8畫。素積源自《周易》一書,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和繁體字寫法有所不同。與素積相關的詞語有素數、累積、積極等,其近義詞為乘積、結果、産物,反義詞為除數、被除數、商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