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遂路的意思、遂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遂路的解釋

道路;通達的道路。《商君書·算地》:“此其墾田足以食其民,都邑遂路足以處其民。” 三國 魏 劉劭 《人物志·釋争》:“然則卑讓降下者,茂進之遂路也;矜奮侵陵者,毀塞之險途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遂路”的漢語詞典釋義

“遂路”為古漢語詞彙,現罕用,其核心含義指田間的小路或通達的道路,具體釋義如下:

  1. 田間道路

    源于古代井田制中的道路規劃。《周禮·地官·遂人》記載:“凡治野,夫間有遂,遂上有徑;十夫有溝,溝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塗;千夫有浍,浍上有道;萬夫有川,川上有路。”其中“遂”為最小田間水道,“遂上有徑”即水溝旁的小路,後“遂”與“路”結合,泛指田埂或阡陌小道。此義強調農耕社會的道路層級(《周禮注疏》)。

  2. 通達之路

    引申指暢通無阻的道路。《說文解字》段玉裁注:“遂,道也。”清代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進一步釋:“遂,與‘隧’通,謂道路。”此處“遂路”同義複合,表可通行的路徑(《說文解字注》《說文通訓定聲》)。

現代使用與文獻佐證

現代漢語中“遂路”已極少獨立使用,多見于古籍及地名(如“大遂路”)。其構詞法屬并列結構,“遂”取“通道”義(《漢語大詞典》),與“路”同義複用,強化道路意象。古典文獻如《漢書·地理志》亦有“遂路”指代交通要道的用例(中華書局點校本)。

權威參考來源

(注:因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标注文獻版本信息以确保學術嚴謹性。)

網絡擴展解釋

“遂路”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相近的解釋,以下為綜合分析:

一、基本解釋

讀音:suì lù
核心含義:指通達的道路或順利的路徑。
構成解析:


二、詳細說明

  1. 字面意義
    指實際的道路,如《商君書·算地》中“都邑遂路足以處其民”,意為城市中的道路足夠容納百姓。

  2. 引申意義
    在抽象層面,可比喻為通向成功的途徑。例如三國劉劭《人物志》提到“卑讓降下者,茂進之遂路”,即以謙遜為晉升的坦途。


三、古籍引用與用法


四、近義詞與關聯詞


提示:現代漢語中“遂路”較少使用,多出現在古籍或特定語境中。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商君書》《人物志》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百流班禅不知其詳成竹錯錢撢擇叨沓典谟刁詐低捋頂門子盯人肚腸嫩獨生女獨雁房卧佛舍格沮葛天革聽苟美圭首函訂紅闆交岔焦芽佳設記持金箓僅事灸眉酒氣駿命立馬追駒賣劍買牛嫚令沐雨栉風南船北車南越鳥逆斥農桒農正骞騰羣芳肉山酒海善逝生犀拾遺記收殓鼠肚鷄腸熟讀深思水綠山青速福俗心天拙讬宿委遠五言試帖相待如賓獻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