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oose-tongued] 隨便亂說的
你不該隨口亂說,把一件好事給弄糟了
“隨口亂說”是一個漢語口語化表達,通常帶有貶義,指不經過思考、不負責任地隨意發表言論,常用來批評他人說話缺乏依據或邏輯。以下是詳細解析:
1. 詞義拆解
2. 使用場景
3. 近義詞對比
4. 反義詞
5. 例句說明
注意事項:該詞雖常用于口語批評,但在正式場合需謹慎使用,避免激化矛盾。若需委婉表達,可用“可能信息有誤”“建議再核實”等替代。
隨口亂說是指說話時沒有經過思考,隨意地說出來一些不經過驗證或者不負責任的話。這些話可能是錯誤的、荒謬的或者沒有根據的。
隨口亂說的拆分部首是讠, 右邊的部首是口, 總計5個筆畫。
隨口亂說一詞起源于中國的民間口語,通常用來形容人隨意地說話,不負責任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或者使用這個詞。
隨口亂說 (suí kǒu luàn shuō)是隨口亂說的繁體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隨口亂說的部分還沒有被固定下來,因此沒有特定的古代漢字寫法。
1. 他經常隨口亂說,别太相信他的話。
2. 不要隨口亂說,要先确認自己的觀點。
1. 隨便說:毫無考慮或選擇地說話。
2. 胡說八道:說一些毫無根據或荒謬的話。
3.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強調親眼看見的事實勝過聽說的虛言。
1. 胡扯:指說話沒有根據或者沒有意義。
2. 胡言亂語:指說話語無倫次,沒有條理。
正經說話:指說話認真、負責任,沒有胡言亂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