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歲朝圖的意思、歲朝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歲朝圖的解釋

内容與元旦有關的圖畫。《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五回:“及至拿了畫去看,卻是畫的一張人物,大約是‘歲朝圖’之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歲朝圖是中國傳統繪畫中特有的歲時題材作品,專指描繪農曆正月初一慶賀場景或吉祥寓意的節令畫。"歲朝"一詞源自《後漢書》"歲朝會集諸生,講論終日",原指新年首日君臣聚會,後引申為新年伊始的祥瑞氣象。

從藝術發展史看,歲朝圖肇始于宋代宮廷,至明清時期形成固定範式。畫面多選取瓶插牡丹、山茶等冬春花卉,搭配柿子、石榴等鮮果,通過諧音(如瓶諧"平"、柿諧"事")構成"歲歲平安""事事如意"等吉祥隱喻。

清代書畫家董诰在《歲朝圖》題跋中闡釋:"圖寫歲朝清供,以兆吉祥",揭示其承載的祈福功能。現代學者指出這類作品兼具裝飾性與教化性,通過視覺符號系統傳遞倫理觀念。現存最具代表性的明代邊文進《歲朝圖軸》,以工筆重彩描繪百卉競豔之景,現藏于台北故宮博物院。

網絡擴展解釋

“歲朝圖”是中國傳統繪畫中特有的年節題材,主要用于慶祝農曆新年(春節),表達對新年的美好祝願。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歲朝”指農曆正月初一(即春節),因此“歲朝圖”即描繪或慶賀新年的圖畫。其核心是通過畫面傳遞吉祥寓意,常見元素包括花卉、果蔬、器物(如燈籠、花瓶)等,利用諧音、民俗象征或曆史典故表達祝福,例如:

二、形式與演變

  1. 靜物清供:早期以“歲朝清供圖”為主,陳列金石、書畫、盆景等雅物,展現文人審美()。
  2. 民俗場景:明清時期融入更多民間元素,如鞭炮、孩童嬉戲等,增強節日氛圍()。
  3. 帝王參與:清代宮廷盛行繪制歲朝圖,乾隆帝便多次創作此類作品,融合詩書畫印()。

三、文化意義

四、曆史起源

關于起源有兩種說法:

  1. 唐代說:據天津博物館藏周道行《歲朝圖》題跋記載,唐代已有相關創作();
  2. 宋代說:部分學者認為其成形于宋代,宮廷畫師首開風氣()。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畫作或朝代風格,可參考、6、10中列舉的曆代名家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抱饑渴陂阤暢適馳煙怆神打動淡水魚道得應得達曙調勰遞發胹鼈方員可施藩衍佛說敢莫古制憨頑紅顔歡歎花園子家主胛子景入桑榆雞翹蒟蒻客戍冷孤丁銮殿鸾回孟樂孟豬門生南蔽濃圈密點排悶罷于奔命瓊嶽人心果撋縱傘子沙狗上下平神洲侍僮水地私官絲末塑料談訪桃李蹊跳躍器通明通無共有凸出腿窪子韋笥文房小艇斜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