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施彩飾的白木憑幾。《三國志·魏志·毛玠傳》:“初, 太祖 平 柳城 ,班所獲器物,特以素屏風素馮幾賜 玠 。”
“素馮幾”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該詞出自《三國志·魏志·毛玠傳》,記載曹操平定柳城後,将素屏風、素馮幾等簡樸器物賞賜給大臣毛玠,以表彰其清廉品德。
如需進一步了解“馮幾”的演變或其他通假字案例,可參考《三國志》相關注解或漢典()。
《素馮幾》是一句四個字的成語,意思是指非常簡單、清淡、樸素的生活,也可以形容人品行高尚、素淨無暇。
《素馮幾》這句成語可以拆分為“素”、“馮”和“幾”三個部分。其中,“素”字的部首是“糸”,總共有10劃;“馮”字的部首是“冖”,總共有5劃;“幾”字的部首是“幾”,總共有2劃。
《素馮幾》這句成語出自《莊子·德充符》:“彼老者,異于此子之目;亦白其齒,且善其臂于目伐之間,好宴好易味,素馮幾,無遠不屆也。”
《素馮幾》這句成語的繁體字為「素鳳幾」。
古時候《素馮幾》的漢字寫法沒有太大變化,仍然是“素”、“馮”和“幾”。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形态和字體有所變化。
1. 他生活過得非常素馮幾,沒有奢華的享受,但卻過得十分滿足和快樂。
2. 她的思想非常素馮幾,一直堅守着自己的原則和道德。
素雅、馮去、幾乎、幾人、馮亂、素綻、幾全
簡樸、純淨、素淨
奢華、浮誇、多采多姿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