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素德的意思、素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素德的解釋

清白的美德。 漢 班固 《白6*虎通·考黜》:“君子有黃中通理之道,美素德。”《晉書·王湛王承等傳論》:“雖崇勳懋績有闕於旂常,素德清規,足傳於汗簡矣。” 南朝 宋 謝莊 《為八座江夏王請封禅表》:“況大 宋 表祥 唐 虞 ,受終素德,山龍啟符,金玉顯瑞。” 清 吳偉業 《送王子彥南歸》詩之二:“身業先疇廢,家風素德傳。”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素德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素德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素德"是由"素"與"德"組成的複合詞,指清白高潔的美德。其中:

二、古代文獻用例

  1. 東漢班固《白虎通·考黜》:"君子有黃中通理之道,美素德",形容君子内在的中和通達之德。
  2. 《晉書》用"素德清規"贊頌王承家族傳承的清廉德行。
  3. 南朝謝莊《請封禅表》以"素德"稱頌宋文帝的聖德。

三、現代應用場景
現代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如:"家風素德傳"(清代吳偉業詩句),指家族傳承的質樸品德。當代使用頻率較低,更常見于學術論著中對傳統美德的表述。

四、近義辨析
與"高德""清德"相比,"素德"更強調道德的本真性與非功利性,如《白虎通》将"黃中通理"(中和之道)與"素德"并提,體現其自然純粹的特質。

網絡擴展解釋二

素德的意思

素德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一個人或事物具備的良好品德和道德修養。素德是指一個人的品行端正、道德高尚,具備正直、善良、守信等良好的品質。

拆分部首和筆畫

素德的部首是“⺮”(zhú),共有12筆。

來源與繁體

素德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古代的儒家思想。在儒家文化中,素德是人們對于道德品質的追求與評價。漢字繁體字為「素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素德的漢字寫法略有不同,常寫作「素德」,「素」字在繁體中常以「素」替代。

例句

他以素德聞名于家族中。

他的素德令人敬佩。

組詞

品德、道德修養、道德行為、德行高尚。

近義詞

品德端正、德行高潔、道德高尚、品行良好。

反義詞

品德敗壞、道德低下、品行惡劣、惡行滿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