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素飡的意思、素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素飡的解釋

見“ 素餐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素飡(sù cān)是“素餐”的異體寫法,其核心含義指無功受祿或不勞而食,常見于古漢語文獻。以下從字形、讀音、本義及引申義分述:


一、字形與讀音


二、本義與典故

  1. 字面義:

    指吃白飯,即不付出勞動而享用食物。

    例:

    《詩經·魏風·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諷刺貴族不勞而獲)

  2. 引申義:

    • 無功受祿:多用于批判官吏屍位素餐。

      例:

      《漢書·朱雲傳》:“今朝廷大臣,素餐屍位。”

    • 謙辭:古人自謙無貢獻卻享俸祿。

      例:

      王安石《乞退表》:“久妨賢路,夙夜戰兢,惟憂素餐。”


三、現代用法與規範


四、權威文獻參考

  1. 《說文解字》(許慎):釋“餐”為“吞也”,奠定本義基礎。
  2. 《詩經·魏風》:最早使用“素餐”的典籍,奠定批判語義。
  3.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明确标注“素飡”同“素餐”,釋義為“不勞而食”。
  4.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李行健主編):将“素餐”列為規範詞形,标注其引申義。

“素飡”承載了中國古代對社會公平的倫理反思,其核心“無功受祿”之義跨越千年仍具警示意義。現代使用需遵循“素餐”的規範字形,避免異體字造成的理解障礙。

網絡擴展解釋

“素飡”是“素餐”的異體寫法(“飡”為“餐”的異體字),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釋:

  1. 字面含義
    指沒有魚肉等葷食,僅由瓜果、蔬菜等組成的簡單飯食。

  2. 行為引申
    可表示“吃素”的行為,即日常飲食以素食為主。

  3. 比喻意義
    常用于批評“不勞而食”或“無功受祿”的現象,如成語“屍位素餐”(占據職位卻不做事)。

注意:現代漢語中多使用“素餐”這一标準寫法,相關成語如“屍位素餐”“宿水飡風”等也體現了該詞的引申用法。

别人正在浏覽...

白合掰謊百年之業閉門讀書暢辨茶筅成何體面此界彼疆叢棘村笠登降定軌東越獨不見廢員廣圓規略锢滞畫脂彙聚火力點将禦教刑借取浄水瓶謹毛失貌捐忿棄瑕矩步方行空無寇枿誇大其辭昆阆枯閑老杜簾帷柳暖花春木匠暖簾陪門財僻錯被發入山頗采破土破瓦千秋萬載慶勉認着日程月課入款沙壓聖諱失少實租收泉俗塵僞傳僞情烏克蘭現象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