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正行步的姿勢。恭敬貌。 清 顧炎武 《恭谒高皇帝禦容于靈谷寺》詩:“肅步投禪寺,焚香展禦容。”
“肅步”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綜合多來源信息的詳細解釋:
指行走時舉止莊重,态度肅穆恭敬,體現對場合或人物的尊重。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恭谒高皇帝禦容于靈谷寺》等文獻來源。
肅步是一個常用的詞彙,它指的是嚴肅、莊重地行走的步伐。下面将詳細介紹它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字、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肅步由“⺼”(肉部)和“止”(足部)組成,在字形上表示的是人在行走時保持莊重的态度。
肅步最早見于《木蘭辭》中,“時維久矣,成于肆歲。替父從軍,期于旦夕。将軍百戰,**革**河山,北轅**擊**車,戰鬥**肅**克。”這裡的“肅克”就是指莊重而嚴肅地行走,後來演變成肅步這一詞彙。
肅步的繁體字為「肅步」,在繁體字中,「肅」表示嚴肅、莊重,與簡體字的意義相同。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肅不僅僅指行走的步伐,還指莊重、嚴肅的态度。在《論語》中,“肅如也,未之有也。”意思是說他的舉止莊重嚴肅,從未有過的。
1. 他肅步進入會場,給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 在莊嚴的儀式上,參與者肅步行進,表達對儀式的尊重。
肅步的組詞有:肅然、肅然起敬、肅穆、肅靜等。
嚴肅、莊重、鄭重、莊嚴。
輕松、隨意、漫不經心、嬉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