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素餐。不做事而能飽食。《易·漸》:“飲食衎衎,不素飽也。” 李鼎祚 集解引 虞翻 曰:“素,空也。” 高亨 注:“不素飽,不白吃飽飯。”參見“ 素餐 ”。
“素飽”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指“不勞而獲地吃飽飯”,即不付出勞動卻享受飽食。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素”在此處意為“空、白白地”,“飽”指飽食。組合後表示“空享飽食而無作為”,類似于成語“屍位素餐”中的“素餐”。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周易·漸卦》:“飲食衎衎,不素飽也。”
延伸關聯
與“素餐”一詞(出自《詩經·伐檀》)含義相近,均批評無功受祿的行為,但“素飽”更側重“飽食”的結果。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常見于古典文獻或學術讨論中,用于形容不勞而獲或批評消極怠工的現象。
素飽=不勞而食,強調無功受祿,需結合語境理解其批評或警示意味。
《素飽》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平時簡單的飲食與充足的飽食。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生活樸素卻能滿足基本需求,不過分奢華卻也不過分貧困。
《素飽》的部首是“饣”(饣部),它是漢字中專門表示與飲食有關的部首。
它的筆畫數目為10畫。
《素飽》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的文獻中,來源于《管子·五蠹》篇。成語的完整用法為“素不飽食,足可遺民;居不高官,足可率事。”
《素飽》的繁體字為「素飽」。
古時候,《素飽》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其古代漢字寫法為「素飽」:
1. 他生活簡樸,吃的是粗茶淡飯,但總是素飽有度。
2. 雖然家境不富裕,但他對于素飽的生活已經感到滿足。
3. 在這個喧鬧的世界中,能夠保持素飽的心态非常重要。
1. 素食:指不食動物肉類的飲食習慣。
2. 素材:指用于創作的原始材料,常常用于藝術、文學等領域。
3. 飽經滄桑:形容經曆過許多風雨,閱曆豐富。
1. 溫飽:即溫飽,指生活過得安穩,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滿足。
2. 不愁不買賣:形容生活富裕,無需為衣食所苦。
3. 小康:指生活比較安逸,達到基本繁榮的程度。
1. 奢華:指異常豪華,極度奢侈。
2. 貧困:指生活貧苦,缺乏基本生活條件。
3. 饑餓:指因缺乏食物而感到饑餓,生活無法得到滿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