锼镵的意思、锼镵的詳細解釋
锼镵的解釋
雕刻。 清 曹寅 《硯山歌》:“雲根鎪鑱脫斧鋸,百年拳塊藏真形。”
詞語分解
- 锼的解釋 锼 (鎪) ō 用鋼絲鋸挖刻木頭或塑料等:把這塊闆上的花紋锼出來。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 镵的解釋 镵 (鑱) á 銳器:镵石(治病用的石針)。 古代的一種犁頭,又是一種挖草藥的器具:長镵(裝有彎曲長柄的器具)。 刺,鑿。 筆畫數:; 部首:钅;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锼镵”是兩個較為生僻的漢字,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出現在古籍或特定專業領域。以下是具體解釋:
1.锼(sōu)
- 字形結構:左“金”右“叟”,形聲字。
- 基本含義:
- 動詞:指用工具镂刻、雕刻金屬或其他硬物。例如“锼刻”即精細雕刻。
- 引申義:可形容事物被侵蝕或逐漸消耗,如“蟲锼木朽”。
2.镵(chán)
- 字形結構:左“金”右“毚”,形聲字。
- 基本含義:
- 名詞:古代指一種尖銳的鑿子或犁頭,如農具“長镵”。
- 動詞:刺、鑿的動作,如“镵石”指鑿刻石頭。
- 醫學用途:中醫中曾指用于刺破癰疽的針具。
3.“锼镵”連用
二者連用未見固定詞組,可能為古籍中臨時組合,需結合具體語境。例如:
- 描述工匠用銳器雕刻:“以锼镵之法,琢玉為器。”
- 比喻文辭雕琢過度:“文章忌锼镵過甚,失其自然。”
提示
- 兩字屬生僻字,日常交流中幾乎不用,多見于古文、專業文獻或方言。
- 若需精準釋義,建議提供具體出處或上下文,或查閱《漢語大字典》《辭源》等工具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锼镵》的意思
《锼镵》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用鋒利的工具刻劃或雕刻。它指的是用刀子、刻刀等銳利的工具在物體表面上進行雕刻,創造出美麗的圖案或文字。
拆分部首和筆畫
《锼镵》的部首是金(钅),由四畫構成。
來源和繁體
《锼镵》是一個古老的字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在繁體中,該字的寫法為「鎪長」。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經曆了一系列的變遷。《锼镵》這個詞在最早的寫法中,上部是由「刂」和「矛」組成,中部是由「些」和「金」組成,底部是由「弓」和「人」組成。
例句
1. 他用锼镵在木闆上雕刻出一幅美麗的花紋。
2. 老師教會我們如何用锼镵刻出漂亮的印章。
組詞
刻刀、雕刻、木闆、美麗、鋒利
近義詞
雕琢、刻畫、刻印、切割
反義詞
平滑、光潔、未雕刻、未刻劃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