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就着菜把粥喝下去。 葉靈鳳 《能不憶江南·鎮江醬菜》:“這類醬菜,是適宜送粥,或是送茶淘飯的。” 葉靈鳳 《能不憶江南·筍脯豆的滋味》:“這種筍脯豆,也是送粥下酒的妙品。”
“送粥”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含義,需結合具體使用場景區分:
一、基本詞義 指就着配菜喝粥的飲食方式,常見于文學作品描述。例如葉靈鳳在《能不憶江南》中提到鎮江醬菜、筍脯豆等食物適合“送粥”或“送茶淘飯”。
二、民俗含義 作為“送粥米”的簡稱,是部分地區的産後風俗。女子分娩後,娘家會攜帶米、面、雞蛋等禮物前往慰問,表達祝福與關懷。該習俗在不同地區有“送祝米”“送湯米”等别稱。
需注意:日常使用中若單獨提及“送粥”,通常指第一種飲食搭配含義;涉及民俗場景時,則可能特指産後禮儀。
送粥是一個漢字詞語,含義是指将熱粥送給需要的人。它由“送”和“粥”兩個部分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送(辶為部首,共9畫)、粥(米為部首,共11畫)。
來源:《送粥》一詞最早見于《論語·憲問》:“仲尼祗欲士,亦欲防乎夫子。防乎夫子者,豆令亦以趨矣。《送粥》,其在夫子乎!”這裡的“送粥”是指弟子把熱粥帶給孔子。後來,這個詞逐漸泛指幫助需要的人。
繁體:送粥(繁體字為「送粥」,發音為sòng zhōu)。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送的字形比較複雜,粥的字形基本保持一緻。
例句:他是個熱心腸的人,經常送粥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組詞:送飯、送衣服、送鮮花。
近義詞:贈送、饋贈、供給。
反義詞:收取、索取、搶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