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指古代大射禮時置于西方的鐘。《儀禮·大射》“西階之西,頌磬東面,其南鐘,其南鑮,皆南陳” 鄭玄 注“言成功曰頌,西為陰中,萬物之所成……是以西方鐘磬謂之頌” 唐 賈公彥 疏:“此當言頌鐘。”參見“ 頌磬 ”。
“頌鐘”是古代禮儀活動中使用的樂器,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定義
頌鐘指古代舉行大射禮時,陳設在西方位置的鐘。其名稱來源于“頌”字在禮儀中的特殊含義,即“言成功曰頌”,象征萬物在西方(陰中)成熟成就。
2. 文獻依據
《儀禮·大射》記載:“西階之西,頌磬東面,其南鐘,其南鑮,皆南陳。”鄭玄注:“西為陰中,萬物之所成……是以西方鐘磬謂之頌。”唐代賈公彥進一步疏解:“此當言頌鐘。”
3. 方位與象征
古代大射禮中,鐘磬的擺放方位具有象征意義:
4. 延伸說明
“頌鐘”常與“頌磬”并提,二者均屬西周禮樂制度中的樂器,用于祭祀、宴飨等場合,體現禮制的等級性與儀式感。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禮樂制度或相關典籍中的具體記載,可參考《儀禮》《周禮》等文獻,或查閱漢典等權威辭書。
頌鐘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贊美和歌頌鐘聲。
拆分部首和筆畫:
頌(部首:頁,筆畫:9) 鐘(部首:金,筆畫:8)
來源:
頌鐘一詞源自于古代傳統的宮廷禮儀,當皇帝接受臣民朝拜或慶祝重大節日時,會敲響大鐘以示慶典的意義。因此,頌鐘逐漸成為形容莊嚴、威嚴的場合。
繁體:
頌鐘的繁體字為頌鐘。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頌鐘在古文中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但整體意思并無大差異。
例句:
1. 在國慶典禮上,雄壯的頌鐘聲響徹雲霄。
2. 這部電影為時代英雄敲響了一枚頌鐘。
組詞:
頌歌、鐘聲、頌詞、鐘樓、鐘表
近義詞:
歌頌、贊美、贊揚
反義詞:
貶低、诟病、責難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