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遞送信件。引申為傳遞消息。《兒女英雄傳》第一回:“到了住宅,早有部裡長班送信,告知老爺中在第幾房,并房師的官銜、姓名、科分、住處。”《孽海花》第四九回:“他不提就完了,再提我送信給你。” 趙樹理 《邪不壓正》二:“八路軍一來 劉錫元 父子們就跑到一個荒山上躲起來,有什麼風聲 小旦 管給人家送信。”
“送信”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字面含義
由動詞“送”(傳遞、運送)和名詞“信”(信件、消息)組成,字面指“傳遞信件”。例如:
使用場景
相關詞彙對比
特殊語境
若您詢問的是其他語言(如日語“送信”意為發送郵件/數據)或特定領域術語,請補充說明以獲取更精準的解釋。
送信是一個動詞詞組,常用于表示将信件或消息提交給郵局或郵遞員代為投遞,使其送達預定的收信人。
送信的拆分部首是“》辶”和“尙索”,分别對應左邊的“辶”和右邊的“尙”。它的總筆畫數為9畫。
送信一詞最初出現在古代漢語中,源于古人在需要将書信或消息送到對方手中時使用的行為,後經過發展引申為今天的意義。
《送信》的繁體字為「送信」。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送信的漢字寫法可能略有不同。古人常采用篆書或隸書來書寫文字,因此,古時候寫的送信的形狀和現代有所差别。
1. 他親自去郵局送信,以确保收件人能盡快收到重要的文件。
2. 我會在明天的早晨給你送信,這樣你就可以及時知道最新的開會安排了。
1. 送信人:指擔任送信任務的人。
2. 送信處:郵局或其他專門處理郵件投遞的地方。
寄信、投遞都可以和送信等詞互為近義詞,在特定語境中可以替換使用。
收信就是送信的反義詞,表示接收來自他人發送的信件或消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