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竦首的意思、竦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竦首的解釋

擡頭。 宋 司馬光 《與薛子立秀才書》:“ 光 是用矍然喜於今之世而復見古之士,且竦首傾耳,以俟朝廷之得人而賀之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竦首(sǒng shǒu)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擡頭”,常通過動作傳遞敬畏、專注或警覺的情緒狀态。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典籍的詳細釋義:


一、字義解析

  1. 本義

    “竦”意為伸長脖頸、恭敬站立;“首”指頭部。二字組合生動描繪“擡起頭顱” 的肢體動作,常見于人物對崇高事物或突發狀況的反應。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第7卷,第102頁“竦”字條。

  2. 語境引申

    • 敬畏狀:如《後漢書·張衡傳》“竦首以承命”,表現恭敬聆聽的姿态。
    • 警覺狀:如張衡《東京賦》“竦首傾聽”,凸顯專注警惕的神态。

      來源:王念孫《廣雅疏證·釋诂》“竦,敬也”。


二、典籍例證

  1. 《說文解字》注

    段玉裁注“竦”:“企也,從立從束。立者,直立不動;束者,自申之态。” 印證“竦首”含身體端直、昂首伸頸的動态。

    來源: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卷十立部。

  2. 文學用例

    唐代柳宗元《劍門銘》“竦首雲際”,以擡頭遠眺之态烘托山川壯闊,強化空間縱深感。

    來源:《柳河東集》卷十六。


三、現代使用建議

該詞屬文言遺存,當代多用于曆史文本研究或文學創作,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動作與情感的雙重意蘊。如需進一步考據,可參閱:

網絡擴展解釋

“竦首”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詞義

“竦首”指擡頭的動作,常用于形容人專注或期待時昂首的姿态。其中,“竦”意為聳立、直立,“首”即頭部,二字組合強調頭部的向上動作。

2.出處與示例

該詞可見于宋代司馬光的《與薛子立秀才書》:“光是用矍然喜於今之世而復見古之士,且竦首傾耳,以俟朝廷之得人而賀之也。”此處“竦首傾耳”連用,描繪出恭敬傾聽、翹首以盼的神态。

3.構詞與用法分析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詞源細節,可參考愛站小工具等詞典類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暗惜敖敖白扯抱養拔蒲弊久棌椽陳井吃具沖約鋤擊翠鬟打情罵趣疊梁弟晜多義房計鳳子閣皂過朱耗電量和曲煇爍駕鯉檢斷薦紳矜才使氣寖弛寄奴鞠粥埋光米糒年上辇緻鬞鬤評酒起聯青光眼清緊青林黑塞輕绡企踵日月不居容縱柔荏沈達生描身田賒賬松大填戶殄殪條聞童孫萬年無疆獻上小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