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髯的意思、松髯的詳細解釋
松髯的解釋
指松葉。因其針狀如髯,故稱。 明 劉基 《為祝彥中題山水圖》詩:“松髯拂天藤蔓垂,枯根瘦石相因依。”
詞語分解
- 松的解釋 松 (②松④鬆) ō 種子植物的一屬,一般為常綠喬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節油等。種子可榨油和食用:松針。松脂。松香。松子。 稀散,不緊密,不靠攏,與“緊”相對:捆得太松。土質松軟。蓬松。寬松。疏松。松懈
- 髯的解釋 髯 á 兩腮的胡子,亦泛指胡子:美髯。虬髯。白發蒼髯。髯口(演戲用的假胡子。“口”讀輕聲)。 筆畫數:; 部首:髟;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松髯”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
基本釋義
指松樹的針狀葉子。因松葉細長如胡須(“髯”本義為胡須),故用“松髯”比喻松葉的形态特征。
-
字詞拆分
- 松:指松樹,常綠喬木,葉呈針形。
- 髯:原指兩頰的胡須,引申為須狀物。此處以“髯”形容松葉的細長形狀。
-
文學應用
該詞常用于古典詩文,通過比喻增強畫面感。例如明代劉基《為祝彥中題山水圖》中“松髯拂天藤蔓垂”,以“松髯”描繪松葉隨風拂動的景象,突出自然景物的蒼勁與靈動。
使用場景
- 詩文描寫:多用于形容松樹繁茂或蒼勁的姿态,如“松髯拂天”“松髯盤曲”。
- 書畫題詞:常見于山水畫作題詩,呼應畫面中松樹的形态。
補充說明
- 權威性差異:漢典等權威來源僅提供簡明釋義,而低權威網頁(如、3)補充了例句和結構分析,需綜合參考。
- 現代使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或藝術領域。
若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劉基詩集的注釋版本。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松髯》是一個漢字詞彙,指的是長而不修剪的胡須或胡須稍縱即弛的樣子。下面為你提供該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松髯》的拆分部首為木(mù)和髟(biāo),共有13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松髯》一詞來源于《論語·述而篇》中的“魯哀公 … 其松之郁郁,其冕之華華,如刈如揭,日出而作,如冒如帻,日入而息。”而繁體字則為「鬆髯」。
古時候漢字寫法:
根據古代的寫法,髯字的上面寫了個口字,表示胡須所在的地方。松字則表示不修整,這樣就形成了松髯。
例句:
他那松髯的樣子看起來有些懶散。
組詞:
松髻(素有松髻的女子,表示發髻高松散亂)
松懈(表示态度或精神上的松散)
近義詞:
蓬鬓(指發髻感覺蓬松松鬆散散)
蓬髯(指胡須松松)
反義詞:
整潔(指整齊,劃一,幹淨)
整齊(指由一定規律或次序的,不亂)
修整(指修飾,整理)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