聳切的意思、聳切的詳細解釋
聳切的解釋
猶懇切。 梁啟超 《康有為<法國革命史論>跋》:“以其論聳切懇摯,足以為病狂熱者之藥,故録諸報中。” 金一 《文學上之美術觀》:“蓋箴主規諫,銘兼褒讚;箴義聳切,銘詞篤雅。自銘體變而箴文絶矣。”
詞語分解
- 聳的解釋 聳 (聳) ǒ 高起,直立:高聳入雲。聳立。聳拔。聳峙。 驚動:聳動。聳人聽聞。 聾:聳昧(又聾又瞎,引申為昏聩)。 筆畫數:; 部首:耳; 筆順編號:
- 切的解釋 切 ē 用刀從上往下用力:切菜。切除。切磋(本義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為在業務、思想各方面互相吸取長處,糾正缺點,如“切切琢磨”)。 切 è 密合,貼近:切當(刵 )。切膚(切身)。切己。親
網絡擴展解釋
“聳切”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懇切、急切,多用于形容言辭或态度的誠摯與迫切。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釋義
“聳切”由“聳”(高起、驚動)與“切”(急切、懇切)組合而成,整體強調言辭或情感的真摯與強烈。例如梁啟超在《康有為<法國革命史論>跋》中提到“論聳切懇摯”,即指論述懇切而真誠。
-
文學應用
在文學批評中,“聳切”常與文體特征關聯。如金一《文學上之美術觀》對比“箴”與“銘”時提到:“箴義聳切,銘詞笃雅”,說明“箴”這種文體的規谏之義需通過懇切言辭表達,與“銘”的典雅風格形成對照。
-
語境擴展
該詞多用于正式或書面語境,形容勸誡、論述等内容。例如“危言聳聽”中的“聳”亦有驚動之意,而“聳切”更側重言辭的誠摯與感染力。
“聳切”屬較生僻的書面詞彙,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強調的懇切、嚴肅之意。如需更多例證,可參考、中的文獻引用。
網絡擴展解釋二
聳切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其中,“聳”是指物體高出或突起的意思,“切”是指分割或切斷的意思。因此,“聳切”可以理解為高出突起且被切割或切斷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 “聳”字的部首是“耒”,總共有10個筆畫。
- “切”字的部首是“刀”,總共有2個筆畫。
來源:
“聳切”這個詞語來源于古漢語,最早可以追溯到《莊子·逍遙遊》一文中。在該文中,聳切用來形容山峰的形狀和特征。
繁體:
“聳切”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聳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聳切的寫法可能會有細微的差異。根據字典的記載,聳切的古代寫法為「聳切刂」,其中的「刂」是「刀」的簡化形式。
例句:
1. 山勢聳切,形如刀削。
2. 這座建築物的屋頂設計得非常聳切。
組詞:
聳立、切割、高聳、刀刃等。
近義詞:
挺拔、陡峭、高聳等。
反義詞:
平坦、平滑、低矮等。
總結:
聳切這個詞語形象地描述了物體突然高出或突起且被切割或切斷的狀态。它可以用來形容山峰的特征、建築物的形态等,表達出高大巍峨的意象。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聳切的字形有細微的變化。與其相關的詞語有聳立、切割等,意思相近的詞語有挺拔、陡峭等,而反義詞則表示與聳切相反的概念,如平坦、平滑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