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松口的意思、松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松口的解釋

(1) [relax one's bite and relaase what is held]∶把嘴張開使咬住的東西被放開

(2) [be less intrasigent;relent]∶指口頭上不再堅持

最後大夫松口了,同意她出院

詳細解釋

(1).将咬住的東西放開。如:鼈很厲害,一旦咬住你再也不松口。

(2).不再堅持原來的意見。 丁玲 《東村事件》三:“城裡衙門的人告訴他說隻要原告松口,撤回狀子,就沒有事了。”《揚州評話選·智取生辰綱》:“‘好,看你大爺的面子,明朝可再不許上崗來賣!’賣鍋盔、薄餅的先松口了,賣棗子的當然更沒話說。”參見“鬆嘴”。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松口”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含義和用法: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含義
    指将咬住的東西放開,常用于描述人或動物停止咬合的動作。例如:

    • “獵犬叼着野兔不松口”;
    • “鼈一旦咬住人便不松口”。
  2. 引申含義
    表示不再堅持原有的主張、意見或立場。例如:

    • “原告若松口撤回狀子,事情便了結”;
    • “醫生最終松口同意患者出院”。

二、用法特點


三、近義詞與關聯詞


四、例句參考

  1. 物理動作:
    “他緊咬繩索不松口,直到救援到來。”
  2. 态度轉變:
    “經反複勸說,公司終于松口,同意延長項目期限。”

以上解釋綜合了詞典定義及文學作品中的實際用例,涵蓋物理動作與抽象态度兩層含義。如需進一步擴展,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完整例句及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松口

“松口”是一個常見的成語,形容放松大口呼吸,也用于比喻減輕壓力或解除困境。

拆分部首和筆畫

“松口”由木字旁和口字旁組成,共有7畫。

來源

“松口”最早出現在《左傳·昭公十五年》中,原文為“解山松口,以偷我粟”,意為騙我取糧食。後來逐漸演變為放松、解脫的意思。

繁體

繁體字“鬆口”保留了原來的意思和寫法,隻是在形狀上有所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字形稍有不同。它的寫法是“鬆口”。

例句

1. 終于完成了這個項目,我松口了一口氣。

2. 考試結束後,同學們松了口氣。

組詞

松筋、松動、松散

近義詞

舒口、暢口、解脫

反義詞

緊口、憋口、忍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