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頌詞的意思、頌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頌詞的解釋

(1) [complimentary address; panegyric; eulogy;citation]∶表彰功績或表達祝願的講話或文章

(2) [speech delivered by an ambassador on presentation of his credentials]∶大使在遞交國書時發表的講話

詳細解釋

(1).頌揚功德的文體。 唐 韓愈 《河中府連理木頌》:“奮肆姁媮,不知所如,願託頌詞,長言之于康衢。頌曰:‘木何為兮此祥,洵厥美兮在吾王。願封植兮永固,俾斯人兮不忘。’”

(2).頌揚或祝賀的言詞。 巴金 《秋》二一:“押韻的吉祥的頌詞愉快地送進他的耳裡。” 艾青 《毛6*6*東》詩:“‘人民的領袖’不是一句空虛的頌詞,他以對人民的愛博得人民的信仰。”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頌詞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頌詞是漢語中一種具有特定功能的文體或表達形式,其含義和用法可歸納如下:

一、基本定義

頌詞指以贊美、歌頌為核心内容的言辭或文章,主要用于表彰功績、表達祝賀或傳遞敬意。它既是文學體裁(如《詩經》中的周頌、魯頌、商頌),也是儀式性表達形式(如頒獎典禮緻辭)。

二、曆史淵源

  1. 文體起源:源自周代祭祀舞曲的配詞,唐代韓愈《河中府連理木頌》等作品确立了其文體地位,具有"頌揚功德"的核心功能。
  2. 語言特征:早期多為韻文形式,句長隨樂調變化,後期發展為包含散文體的祝賀文章。

三、應用場景

四、現代延伸

當代使用中,頌詞不僅限于書面形式,還可指代各類表彰性演講、頒獎詞,甚至擴展至影視作品解說詞等多媒體表達形式。

注:如需了解具體文學作品中的頌詞案例,可查閱、等來源的完整内容。

網絡擴展解釋二

頌詞

頌詞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其意思是贊美和稱頌的話語或文字。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是“言”部,右邊是“束”部,同時它是一個四筆畫的字。

來源

頌詞的最早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化中的祭祀儀式和宴會上。人們在祭祀神明或者慶祝重大喜慶的場合中,會用詞來表達對神明或者慶典對象的贊美和祝福。隨着時間的推移,頌詞逐漸成為了一種贊美和稱頌的文學形式。

繁體

在繁體字中,頌詞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任何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頌詞的字形略有不同。當時的寫法中,“言”部的上部曾寫作“讠”,下部為“口”,“束”部的上部曾寫作“丨”,下部為“木”。

例句

1. 他用動聽的頌詞贊美了這位英雄的壯舉。

2. 詩人通過頌詞表達了對大自然美麗景色的贊頌。

組詞

1. 贊頌:表示稱贊和贊美的話語或文字。

2. 贊美:表示對某人或某事物的肯定和贊揚。

3. 贊歌:用歌曲或詩歌形式表達對英雄或神靈的崇拜和贊美。

近義詞

贊美、稱頌、贊歎、頌揚

反義詞

批評、指責、譴責、抨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