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春、夏、秋、冬四季。《魏書·律曆志上》:“然四序遷流,五行變易。” 唐 王勃 《守歲序》:“春、秋、冬、夏,錯四序之涼炎。” 清 顧炎武 《華山》詩:“四序乘金氣,三峯壓 大河 。”
“四序”是漢語中對春、夏、秋、冬四季的統稱,常見于古籍和文學作品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四序”即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現的四個時序階段:春、夏、秋、冬。這一概念體現了中國古代對自然循環規律的觀察。
“四序”是漢語中描述四季的傳統詞彙,兼具自然時序與人文哲思的雙重意義,常見于古典文獻和詩詞創作。
《四序》是一個漢字詞彙,用來形容事物的順序或次序安排。它表示按照某種規律或規定的方式進行排序或安排。
《四序》這個詞由“亠”和“序”這兩個部首組成,它們分别屬于上部和下部的部首。
拆分後的筆畫數是8畫,其中“亠”是2畫,而“序”是6畫。
《四序》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禮記·曲禮上》一書中,其中有“凡經國者六,四序居其内”一句,說明了四序的含義。
《四序》在繁體中的寫法為「四序」。
在古時候的漢字書寫中,四序的寫法較為簡單,與現代書寫基本一緻。
1. 食物擺放的四序很整齊,非常規整。
2. 我們需要按照地點和時間的四序對活動進行安排。
3. 這個論文的結構紊亂,缺乏明顯的四序。
四序可以與其他詞組成不同的組合,例如:
1. 四序編號
2. 四序排列
3. 四序文化
1. 順序
2. 次序
3. 秩序
1. 逆序
2. 隨機
3. 無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