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司正的意思、司正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司正的解釋

古代行鄉飲酒禮或賓主宴會時的監禮者。《禮記·鄉飲酒義》:“工告樂備。遂出,一人揚觶,乃立司正焉。”《國語·晉語一》:“公飲大夫酒,令司正實爵與 史蘇 。” 韋昭 注:“司正,正賓主之禮者也。” 明 沉榜 《宛署雜記·雜費》:“鄉飲酒禮,每年二次…… 宛平縣 該管正月份。相沿,上席六卓,正賓一,僎賓一,介賓一,主賓二,司正一。”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司正”是古代禮儀活動中的特定稱謂,其核心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司正指古代行鄉飲酒禮或賓主宴會時的監禮者,主要負責監督禮儀流程、維護秩序,确保儀式符合規範。這一角色常見于《禮記》《國語》等典籍記載的禮儀場合。

二、曆史文獻佐證

  1. 《禮記·鄉飲酒義》記載:“工告樂備,遂出,一人揚觶,乃立司正焉”,說明司正需在儀式中确認樂舞完備後正式履職。
  2. 《國語·晉語一》提到:“公飲大夫酒,令司正實爵與史蘇”,韋昭注釋稱司正為“正賓主之禮者”,即糾正賓主禮儀疏漏的監督者。

三、職責與場景

四、現代引申

當代語境中,可引申為公正的監督者或糾錯者,例如描述企業合規部門、賽事裁判等角色,強調其權威性與公正性。

五、例句參考

  1. “經考核,人事部決定錄取小明為我公司正式員工”(現代企業場景類比)。
  2. 《宛署雜記》載明代鄉飲酒禮中設司正一職,佐證其曆史延續性。

提示: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禮儀細節,可查閱《禮記》或《周禮》相關章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司正》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司正》是一個漢字詞語,意味着監察、管理、糾正。常常用于描述官員的職位、任務或者某種制度。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司正》的部首為「司」,它屬于「吅」部;它的筆畫數是5,分别由「田」和「口」兩個部分組成。

來源

《司正》的來源比較古老,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國。它是漢字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曆史和文化背景。

繁體

《司正》的繁體字形為「司正」,與簡體字形相同,沒有明顯的差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化。就《司正》而言,最早的寫法中的「正」字是由兩個「止」字組成,表示糾正、整頓的意義,後來逐漸演變成現在的形狀。

例句

1. 他被任命為司正,負責監察官員的行為。

2. 這個制度的司正有權力糾正不當行為。

組詞

司正官、司正制度、嚴正司正、監司正糾、正大光明司

近義詞

監察、管理、糾察、紀律、整頓

反義詞

放任、放縱、縱容、縱情、縱觀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