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壇的意思、祀壇的詳細解釋
祀壇的解釋
古時祭祀時用土築的平台。《東觀漢記·章帝紀》:“白鶴三十,從西南來,經祀壇上。”
詞語分解
- 祀的解釋 祀 ì 祭:祭祀。祀天。祀祖。 中國殷代指年:十有三祀。 筆畫數:; 部首:礻; 筆順編號:
- 壇的解釋 壇 (①壇④壇罎) á 古代舉行祭祀、誓師等大典用的土和石築的高台:天壇。地壇。登壇拜将。 用土堆成的平台:花壇。 僧道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神壇。法壇。 文藝界、體育界或輿論陣地:藝壇。文壇。球壇。論
網絡擴展解釋
“祀壇”是古代祭祀活動中使用的一種土築平台,主要用于舉行宗教或禮儀性質的祭祀儀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 字面含義:由“祀”(祭祀)和“壇”(土築高台)組成,指專為祭祀而建的土台。
- 功能:用于供奉神靈、祖先或自然神祇,是古代禮制的重要載體。
2.曆史背景與實例
- 起源:可追溯至周代,祭壇園林的雛形即包含祀壇。
- 典型例證:
- 《東觀漢記·章帝紀》記載:“白鶴三十,從西南來,經祀壇上”,說明漢代已廣泛使用。
- 河南登封的“大周封祀壇”為武則天封禅中嶽時祭地所用,壇體上圓下方,體現“天圓地方”觀念。
3.建築特點
- 結構:多為夯土築成,部分重要祀壇配有附屬建築(如殿宇、神道等)。
- 象征意義:設計常融合陰陽五行、方位等傳統理念,如社稷壇按五行用五色土鋪設。
4.相關延伸
- 與“祭壇”的異同:兩者常混用,但“祀壇”更強調祭祀功能,而“祭壇”可泛指所有祭祀場所,包括石制或臨時搭建的台體。
- 文化影響:後世文學中,“祀壇”也用于比喻對某人或信仰的極度尊崇。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遺址或祭祀儀軌,可參考《祭壇》等專著。
網絡擴展解釋二
祀壇的意思
《祀壇》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古代供奉神靈或祖先祭祀的場所。在古代中國,祭祀活動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通過祭祀神靈或祖先,人們表達對其崇敬和感恩之情。
祀壇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祀壇》的拆分部首為示,示字意指祭祀,為這個詞的核心意思。它的筆畫數為8,其中示部2畫,壇部6畫。
祀壇的來源
《祀壇》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現在《尚書·周書·常衍》這部古文獻中。在古代中國社會,祀壇是用于舉行祀神祭祀祖先儀式的場所,常常修建在宮殿内或宗祠中。
祀壇的繁體
《祀壇》的繁體字為「祀壇」。
祀壇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祀壇》這個詞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有所變化,早期寫作「祀壇」,後來改為「祠壇」。這些都是與祭祀活動有關的專用詞彙。
祀壇的例句
1. 每年農曆正月的時候,我們家都會在祀壇上燒香祭祀祖先。
2. 古代帝王為了國家的平安和豐收,經常親自主持祀壇的祭祀儀式。
組詞
- 祭祀:指人們以特定方式尊敬神靈或祖先,并向其表示敬意和感激。
- 壇台:指供奉神靈或供人祭祀的台,通常用于舉行莊重的宗教儀式。
- 神廟:用于供奉神靈、供人祭祀或者禮佛祭拜的建築物。
近義詞
祭台、供台、祭壇。
反義詞
聖殿、寺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