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四史的意思、四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四史的解釋

(1).相傳為 黃帝 的四個史官: 沮誦 、 倉颉 、 隸首 、 孔甲 。 晉 王嘉 《拾遺記·黃帝》:“置四史,以主圖籍。” 宋 王應麟 《小學绀珠·名臣·四史》:“ 沮誦 、 蒼頡 、 隸首 、 孔甲 , 黃帝 四史官。”

(2).《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的合稱。 清 王鳴盛 《十七史商榷·三國志四·三史》:“直至 唐 宋 以來,學者恆言,乃皆曰‘五經’‘三史’,則專指 馬 班 範 矣。愚竊以為宜更益以 陳壽 ,稱‘四史’,以配‘五經’,良可無愧。其餘各史,皆出其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四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重要概念,特指中國共産黨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和社會主義發展史四部分。以下為漢語詞典角度的詳細釋義:

  1. 中國共産黨黨史

    指中國共産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的發展曆程,包括重大曆史事件、理論創新及黨的建設經驗。《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定義為“中國共産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記錄”。

  2. 新中國史

    涵蓋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國家發展進程,如社會主義制度确立、現代化建設等。中國社會科學院編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稿》強調其“展現國家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曆程”。

  3. 改革開放史

    特指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經濟體制改革與對外開放的實踐。教育部《中國改革開放史》将其總結為“解放生産力、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創新之路”。

  4. 社會主義發展史

    研究社會主義思想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曆史脈絡,包括國際共産主義運動與中國特色的結合。中共中央黨校《社會主義通史》提出該部分“揭示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與中國道路的必然性”。

上述定義綜合權威文獻,體現“四史”作為曆史教科書、營養劑和清醒劑的核心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四史”在不同語境下有兩種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現代政治教育中的“四史”(主流含義)

定義:指中國共産黨倡導的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是當前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旨在總結曆史經驗、堅定理想信念。

  1. 黨史

    • 記錄中國共産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的發展曆程,包括理論創新(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制度建設,以及在不同曆史階段克服危機、服務人民的實踐。
  2. 新中國史

    • 涵蓋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的探索與成就,如社會主義制度建立、改革開放推進,以及十八大以來現代化建設的新時代特征。
  3. 改革開放史

    • 以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記錄經濟體制改革、對外開放政策實施,以及由此帶來的社會全方位變革。
  4. 社會主義發展史

    • 從空想社會主義到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演進,結合中國實踐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如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等)。

核心主線:中國共産黨的領導貫穿“四史”,體現為人民謀幸福、民族謀複興、世界謀大同的實踐。


二、傳統史學中的“四史”(前四史)

定義:指中國古代二十四部正史中的前四部,即《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均為紀傳體史書。

  1. 《史記》(西漢·司馬遷)

    • 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黃帝至漢武帝時期的曆史,以“本紀”“列傳”等體例開創先河。
  2. 《漢書》(東漢·班固)

    • 首部紀傳體斷代史,專記西漢一朝史事,補充《史記》未載的典章制度。
  3. 《後漢書》(南朝宋·範晔)

    • 記述東漢曆史,以文采見長,尤重士人風骨與社會風貌。
  4. 《三國志》(西晉·陳壽)

    • 記載三國時期魏、蜀、吳曆史,以簡潔叙事著稱,後世列為“前四史”之一。

如何區分兩種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權威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縠半開化跋山涉川背公營私臕壯步鬥乘駕承祀赤練蛇稠人廣坐摧靡粗心浮氣單口快闆達眼疊肩低眉蕃弱煩瑣哲學風吹雨打焚誦俯躬高翚哥們兒購誘阖導恒醫和氣生財紅臉嘩亂篁篠惠音檟楛攪盆節幡金藏雲考鍛療瘡剜肉遛馬瘻管鳥明遷拜憩館泉刀認戶入眠入瘾聲姿神龍見首伸要屍身衰陋隨風而靡體現同德一心塗歌頽然溫菘屋壁無事生事銜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