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minister of public works in ancient china]∶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工程的長官
(2) [surname]∶姓
(1).官名。相傳 少昊 時所置, 周 為六卿之一,即冬官大司空,掌管工程。 漢 改禦史大夫為大司空,與大司馬、大司徒并列為三公,後去大字為司空,曆代因之, 明 廢。 清 時别稱工部尚書為大司空,侍郎為少司空。 清 無名氏 《王氏複仇記》:“祝孝廉者,姓 顧 名 化雍 ……其先常隸屬於 陳司空 必謙 ,以故人輕之。”按, 陳必謙 , 明 萬曆 進士,官工部侍郎。 清 龔自珍 《題蘭汀郎中園居三十五韻郎中故尚書蘇楞額之孫》:“ 蘭汀 司空孫,華年擅朝譽。”按, 蘇楞額 嘉慶 時曾任工部右侍郎。參閱《通典·職官二》、《續通典·職官二》。
(2).官名。主管囚徒之官。《漢書·陳鹹傳》:“﹝ 陳鹹 ﹞為 南陽 太守。所居以殺伐立威,豪猾吏及大姓犯法,輒論輸府,以律程作司空,為地臼木杵,舂不中程,或私解脫鉗釱,衣服不如法,輒加罪笞。” 顔師古 注:“司空,主行役之官。”
(3). 戰國 魏 牢獄名。《禮記·月令》“命有司。省囹圄” 唐 孔穎達 疏:“ 崇精 問曰:‘……囹圄何代之獄?’ 焦氏 答曰:‘《月令》 秦 書,則 秦 獄名也。 漢 曰若盧, 魏 曰司空是也。’”
(4). 金 僧官判錄的别稱。 宋 洪皓 《松漠紀聞》:“僧職有正副判録,或呼司空。”原注:“ 遼 代僧有兼官至檢校司空者,故名稱尚存。”
(5).相術家語。指額之前部。《人倫大統賦》“欲察人倫先從額相” 元 薛延年 注:“額中連天中,下及司空,有理及肉如環者名天城,周匝無缺,有缺若門者三公,門僻者方伯。” 明 李廷湘 《神相全編·十三部位總歌》:“第三司空額角前,上卿少府更相連。交友道中空額好,眉重山林看聖賢。”
(6).星名。《史記·天官書》:“危東六星,兩兩相比,曰司空。” 張守節 正義:“危東兩兩相比者,是司命等星也。司空唯一星耳,又不在危東,恐‘命’字誤為‘空’也。” 唐 曹唐 《勗劍》詩:“垂情不用将閒氣,惱亂司空犯鬥牛。”
(7).複姓。 唐 有 司空曙 、 司空圖 。
司空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核心含義與古代官職相關,後衍生出姓氏及固定成語用法。具體釋義如下:
古代官職名稱
司空是中國古代重要的中央官職之一,位列三公(司徒、司馬、司空)。其職責主要掌管土木工程、水利建設、營建制造等事務,相當于後世的工部尚書。此官職設置始于西周,延續至後世各朝,名稱和職能略有變化。
來源參考:
《尚書·周官》記載:“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
《周禮·冬官考工記》鄭玄注:“司空,掌營城郭、建都邑、立社稷宗廟、造宮室車服器械,監百工者。”
姓氏來源
“司空”也是一個複姓,起源于以官職為姓的習俗。西周時設有司空一職,部分擔任此官職的人或其後代便以“司空”為姓氏。曆史上著名的司空姓氏人物有春秋時期晉國的司空季子(胥臣)和唐代詩人司空圖。
來源參考:
宋代鄭樵《通志·氏族略·以官為氏》:“司空氏,禹為堯司空,支孫氏焉。”
唐代林寶《元和姓纂》:“司空,禹官為堯司空,子孫氏焉。”
成語“司空見慣”的組成部分
在現代漢語中,“司空”最常見于成語“司空見慣”。該成語意為某事經常見到,不足為奇。其典故出自唐代劉禹錫的詩《贈李司空妓》,描述李司空對家中奢華歌舞場景習以為常。
來源參考: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對“司空見慣”的釋義:“指看慣了就不覺得奇怪。”
唐代孟棨《本事詩·情感》記載劉禹錫作詩“司空見慣渾閑事”事。
“司空”一詞承載了豐富的曆史文化内涵,從具體的職官名稱演變為姓氏,并融入常用成語,成為漢語詞彙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司空”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曆史沿革
主要職責
掌管國家工程營造、水利建設及土地管理,如督造長城、規劃鄭國渠等重大工程,相當于古代“基建總工程師”。
部分家族因祖先擔任司空官職,遂以官名為姓。
成語“司空見慣”源于唐代劉禹錫《贈李司空妓》一詩,其中“司空”指曾任工部尚書的李紳,形容對常見事物習以為常。
在文言文中需結合語境判斷,可能指官職或姓氏。
如需了解具體朝代司空的職能演變或成語典故細節,可查閱《周禮》《漢書》等曆史文獻。
艾命谙憶不知自量拆帳襜襦誠慊斥臣笞殺春耨帶脅單人滑丹志電雹第三牍背佛門概莫能外關召孤雌寡鶴顧盼嚼念佶栗集錄峻格浪華瀾汗略稱籠馴路輿謾天昧地馬頭琴面磨羅密記名垂千秋明明白白納聘拗項橋罄竹難窮歧意勸服任興灑翰石林事外師心自用受绌收發私養錢談何容易桃葉妓踏踏統體童奚隈藏微氣象學項縮顯貴消渺哮啕寫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