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金屬制作的四種樂器。指錞、镯、铙、铎。《周禮·地官·鼓人》:“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聲,以節聲樂,以和軍旅,以正田役……以金錞和鼓,以金鐲節鼓,以金鐃止鼓,以金鐸通鼓。” 南朝 齊 謝超宗 《休成樂》:“四金聳衛,六馭齊輪。”
“四金”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指錞、镯、铙、铎四種青銅體鳴樂器,屬于周代“八音”中的金屬類樂器,用于節制鼓聲和協調軍旅、田獵等活動。
基本定義:指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統稱“三險一金”或“四金”,屬于強制性社會福利制度。
如需進一步了解某一含義的細節,可參考對應來源的完整信息。
四金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四”和“金”兩個字組成。漢字“四”的拼音是sì,意為數字4;漢字“金”的拼音是jīn,意為黃金、金屬等。
漢字“四”的部首是“囗”,表示圍繞,共有5個筆畫;漢字“金”的部首是“钅”,表示金屬,共有8個筆畫。
“四金”這個詞語最初來源于古代文獻《春秋公羊傳》中的一句話:“是歲……軍各斬監犀作司獠,發所得,陳诘於少正,布之四金。”意思是軍隊斬殺了監犀,取得了四件黃金。後來,“四金”逐漸演變為表示黃金、金銀財富等含義的詞語。
在繁體字中,“四”和“金”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但“四”和“金”的形狀基本保持一緻。例如,在小篆字中,“四”的寫法類似現代的寫法,而“金”的寫法形似兩個相連的“钅”。
他最終以四金的代價買下了這塊地。
四方、四海、金銀、金融、金屬。
黃金、金子、財富。
五木、六火、七土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