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極好。《詩·大雅·崧高》:“ 吉甫 作誦,其詩孔碩,其風肆好,以贈 申伯 。” 馬瑞辰 通釋:“‘其風肆好’與‘其詩孔碩’相對成文,其風猶言其詩,肆好即極好,猶言孔碩,古人自有複語耳。” 明 劉基 《送張山長序》:“今諸君之詩則皆既肆好矣,復何以尚之哉?”
“肆好”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存在兩種不同解釋,需結合語境和文獻來源綜合理解:
詞源依據
出自《詩經·大雅·崧高》:“吉甫作誦,其詩孔碩,其風肆好,以贈申伯。”。學者馬瑞辰在《毛詩傳箋通釋》中指出,“肆好”與“孔碩”(意為宏大)對文,屬于古漢語中的“複語”現象,即同義重複以加強語氣,故“肆好”即“極好”。
使用場景
多用于形容詩文、藝術等作品的精妙絕倫,如明代劉基《送張山長序》中評價他人詩作“既肆好矣”。
部分現代詞典(如)将其解釋為“态度狂妄自大,肆無忌憚”,但此說法缺乏古籍文獻支撐,可能是對“肆”字單獨含義(放縱)的引申誤解。需注意,這一用法在權威古籍中未見實例。
如需深入探究,可查閱《詩經》注疏或《毛詩傳箋通釋》等典籍。
肆好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放縱、不受拘束地表現自己。它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人字旁的“人”和口字旁的“口”,由12畫組成。
肆好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寫法。在古時候,肆好的漢字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采用的是繁體字的形式。具體來說,它的簡化字是“恣”,而在繁體字中,它的寫法為“肆”。在古代,肆好的意思更加強調放縱自己,不受拘束。
以下是肆好的一些例句:
肆好可以與其他詞語組成複合詞,比如:
與肆好相近的詞語有放縱、任性、恣意。
與肆好相反的詞語有克制、約束、自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