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對上司的尊稱。《劉知遠諸宮調·知遠别三娘太原投事》:“ 知遠 依言,至營參司公畢。” 元 高文秀 《遇上皇》第二折:“自家 趙元 ,誰想本處司公 臧府尹 ,強娶我渾家為妻,着我京都遞送公文。”
(2).男司儀。《清平山堂話本·花燈轎蓮女成佛記》:“請 蓮女 上轎,擡到 李 宅門前歇了。司公茶酒傳會,排列香案。時辰到了,司公念攔門詩賦。”參見“ 司儀 ”。
“司公”是漢語方言中的特殊稱謂,主要通行于福建、廣東等地的閩南語及客家話區域。根據《漢語方言大詞典》(許寶華、宮田一郎主編,中華書局,1999年)記載,該詞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職業尊稱
指對特定行業師傅的敬稱,常見于傳統手工業領域。例如陶瓷匠人、木匠等行業中,學徒稱授業者為“司公”,體現技藝傳承的尊重。
宗族禮俗
在閩西客家聚居區,《中國民俗大系·福建卷》(林蔚文著,甘肅人民出版社,2003年)記錄其作為宗族儀式主持人的代稱,特指負責祭祀、婚喪禮儀的族中長輩。
詞源流變
語言學者李如龍在《閩南方言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年)中考證,“司”取“執掌”之義,“公”為敬語後綴,該詞可追溯至宋元時期“司工”“司匠”等官稱的民間轉化。
“司公”是一個古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建議結合具體文獻語境理解該詞,避免與現代詞彙混淆。
白漢稻百鍊鉛北室不知進退乘罅蚩尤神釣叟雕鸷抖擻精神蠹居棊處反璞分符風木浮蠹高粹庚庚耕十畝田歌聲寒濕嘿契黃鳥婚因佳谶疆徼僭名角猯濟成金鞴徑徑冷風裂眦李貓李漁鹵莽淪猗美我莫逆謀身目授皮廌啟蒙運動清泉畦畹荛牧容載薩爾貢王宮扇骨施施而行適庶雖說台郎特縣天空退回頹幽讬任五花爨弄閑疏西階錫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