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rald daybreak] 雄雞報曉
雄雞司晨
(1).謂雄雞報曉。《屍子》卷下:“使星司夜,月司時,猶使雞司晨也。” 晉 陶潛 《述酒》詩:“流淚抱中嘆,傾耳聽司晨。” 唐 李鹹用 《早雞》詩:“錦翅朱冠驚四鄰,稻粱恩重職司晨。” 宋 陸遊 《新買啼雞》詩:“明朝舂黍得碎粒,第一當冊司晨功。”
(2).借指雄雞。 唐 李益 《聞雞贈主人》詩:“膠膠司晨鳴,報爾東方旭。”
(3).官名。 清 欽天監的屬官。猶 唐 代司天台的司辰。參見“ 司辰 ”,參閱《清史稿·職官志二》。
“司晨”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含義及用法:
雄雞報曉
“司晨”最基礎的解釋是雄雞打鳴報曉,象征清晨的到來。例如《舊五代史》中的“牝雞司晨”即用此意,但該成語常含貶義,比喻女性掌權(傳統觀念認為母雞報曉為異常現象)。
例句:“錦翅朱冠驚四鄰,稻粱恩重職司晨。”(唐·李鹹用《早雞》)
借指雄雞本身
在文學中,“司晨”也可直接代指雄雞。如陸遊詩句“第一當冊司晨功”中的“司晨”即指雞。
時間管理與職責象征
因雞鳴報曉與時間相關,“司晨”被引申為掌管時間或職責。例如《屍子》中“使雞司晨”強調各司其職的秩序。
官職名稱
清代欽天監設有“司晨”一職,負責觀測天象、管理漏刻(古代計時工具),類似唐代的“司辰”官。
“牝雞司晨”出自《尚書·牧誓》,原批評纣王寵信妲己,後演變為對女性掌權的偏見。現代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性别歧視傾向。
總結來看,“司晨”一詞融合自然現象、職責象征與文化隱喻,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褒貶。
《司晨》是一個名詞,指的是早晨擔任早班勤務的人員,尤指早晨擔任清掃衛生等工作的人。司晨一詞常在古代文獻和文學作品中出現。
《司晨》一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為「⺍」和「日」。它的總筆畫數是9。
《司晨》一詞最早見于先秦時期的《周禮·春官宗伯·大司晨》篇,其中記載了古代官方設立的早晨負責清掃、宣诏等工作的職位。
《司晨》的繁體字寫作「司晨」。
根據考古學家的研究,古時候《司晨》一詞的另一種寫法是「幷晨」,幷字是今天「并」字的變體,意為合并、并列。這種寫法主要在漢字古籍中出現。
1. 古代宮廷中,司晨負責早晨的清掃工作。
2. 《紅樓夢》中,賈政每天早晨都會親自去看望司晨的工作情況。
司晨官、司晨員、司晨隊、司晨任務
清晨、早晨、晨間
晚間、夜晚、午間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