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博學者腹中學識之富。笥,指書箱。 清 李漁 《奈何天·憂嫁》:“我自有笥腹,當奩隨,又何用五車書在轎後推。”
“笥腹”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sì fù,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這一詞彙通過“書箱”與“腹部”的類比,生動地展現了古代對知識積累的重視。古人常以器物比喻内在修養,如“滿腹經綸”等,“笥腹”也延續了這一表達傳統。
清代李漁在戲劇《奈何天·憂嫁》中曾寫道:“我自有笥腹,當奩隨,又何用五車書在轎後推。”
此句以“笥腹”強調人物才學深厚,無需外在書籍裝點,直接體現了該詞的用法。
需注意與“枵腹”(xiāo fù,指空腹或饑餓)區分,二者雖字形相近,但含義截然不同。
若需進一步了解該詞的具體語境或更多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古典文獻中的相關記載。
《笥腹》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衣櫥或櫃子的内部空間,特指用于存放衣物的地方。
《笥腹》包含兩個漢字,它們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和⼚。其中,⺮是表示竹子的部首,⼚是表示肉的部首。
根據筆畫來算,《笥腹》一共有12畫。其中,笥字的筆畫數為10畫,而腹字的筆畫數為2畫。
《笥腹》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爾雅》是中國第一部字典,其中記載了《笥腹》的使用。繁體字《笥腹》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沒有差别。
在古時候,漢字有着不同的寫法。以《笥腹》為例,笥字的古時候寫法為“⺮⾲”,腹字的古時候寫法為“⺮肉”。這些古代寫法在現代漢字中已經不再使用。
1. 姐姐把新買的衣服整理好,然後放進了衣櫃的笥腹。
2. 隨着季節的變化,笥腹裡的衣物也需要定期更換。
與《笥腹》相關的詞語有:
1. 衣櫃
2. 衣櫥
3. 架子
與《笥腹》近義的詞語有:
1. 衣櫥
2. 衣櫃
3. 衣帽間
與《笥腹》反義的詞語有:
1. 玩具箱
2. 書櫃
3. 鞋架
【别人正在浏覽】